何谓高校教学管理制度?

(二)何谓高校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教育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15]纵观已有研究,学界虽然没有对何为教学管理形成统一认识,但多数学者认为,教学管理就是学校管理者以教学全过程为对象,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使教学活动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活动,属于学校内部管理层面的内容。但应该注意的是,以上界定所涵盖的内容,仅仅只是微观层面的教学管理。宏观层面的教学管理还应包括学校外部的教育行政机关对学校教学的组织、管理与领导。

高校教学是教学的下位概念。与普通中小学相比,高校作为兼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基本职能的重要场地,其教学过程具有鲜明的专业方向性和专业实践性,并在传授知识外具有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任务。[16]高校的教学运作配套管理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科研管理、行政管理和后勤管理等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高校教学运作配套管理系统。从人才培养过程的视角来看,高校教学管理是与教学流转环节相一致的,是一条囊括招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教学计划、组织与实施课程、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评估教学质量的活动链条。在此链条上,教学管理包括学校管理者对高校教与学的交往关系中教师、学生、教辅人员、教学活动、教学资源等的配置和管理。进一步地说,高校教学管理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高校教学管理即微观层次的教学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者按照大学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对教与学双方交往活动进行决策与计划、组织与实施、指挥与协调、监督与检查以及控制与评价,使其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或过程。[17]从广义上说,高校教学管理除了微观层次的教学管理外,还包括主要由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教学所实施的组织、管理与领导。本书主要从狭义视角探讨高校教学管理,认为高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教学秩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维护好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推进教学管理工作,保证日常教学工作平稳运行并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是影响微观层面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所以本书也会对其进行一定的探讨。

教学是高校工作的中心和重心,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和关键,而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教与学的交往关系结构,是由此结构所规定的规范秩序体系。结合上文对制度的理解,本研究认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指在教与学双方交往活动的全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决策与计划、组织与实施、指挥与协调、监督与检查、控制与评价等方面具有规范、约束、导向、增进秩序的功能的规则体系。就其本质而言,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体现为大学教学交往活动中各成员的权利—义务关系,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保障各主体的相关权利,以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的人才。就其外延而言,究竟哪些内容属于高校教学管理制度,需要将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与国家人才培养蓝图的内在统一性结合起来予以讨论。[18]具体来看,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才培养模式制度及其配套制度,如学分制、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等;二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实施与管理制度,如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试管理办法等具体的教学组织制度与教学工作制度;三是人才培养的质量监管与评价制度,如教学评价、信息反馈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