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价值凸显工具主义偏向

四、制度建设价值凸显工具主义偏向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最终价值,旨在保障与管理高校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并为其提供规范和秩序。因此,追求合理的规范性和规制性要素是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是科层制管理视域下以技术手段厘定好的方式行动,通过实践途径确认工具的有用性,从而在实现某种功利服务、追求事物的最大效益时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目标的价值观,主要特征为工具的目的性、控制性与可计算性。当工具理性走向极端时,其外在表现即为工具主义。换言之,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若单纯表现成为规范而规范、为了秩序而秩序,只追求其工具价值而忽略其人性,以“秩序至上”为价值基础,就很容易遗忘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使其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上陷入工具主义泥潭。正如赫尔巴特(Herbart,J.F.)所言,“假如要把监督作为常规工作的话……我们也许只能期待这样的人,他们始终只是单调刻板的,并习惯于墨守成规俗套,不思改变,而对于高尚与奇特的事件则畏缩不前,把自己葬送于庸庸碌碌与安逸之中。”[22]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工具主义”倾向明显,偏离了教学价值旨归实现之轨道,并对现实教学活动、人才培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结合调查结果不难发现,在现行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中,正是由于制度设计中人性假设与行为假设的偏向导致高校教学管理出现“手段”与“目的”的价值错位,呈现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价值的工具主义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