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能的创新

(一)可能的创新

第一,研究视角新。本研究认为,泛在学习时代必然会出现不同于传统教学形态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完备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高校教学活动,保障高校教学有序、规范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关键突破口。但在已有研究中,学者们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探讨大多停留在技术层面,就此谈技术的发展、需求和技术的具体应用。而本研究从教育学和法学双重视角,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思维,系统性、前瞻性的探讨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深度融合后的教育法律问题,这一视角不仅是本研究的着力点,也是本研究亮点所在。

第二,研究思路新。本研究首先从制度标识着特定社会交往关系的框架结构以及这种框架结构内部所固有的运行机制及其程序,体现为对社会成员基本权利及其义务关系的安排的视角,指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之所以具有规范性功能,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教学管理行为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实体性存在。进而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实际,在“权利本位”理念下,从高校教学活动中学校的管理权、教师的教学权和学生的学习权来架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分析框架,这是区别以往研究所不同的研究思路。基于此分析框架,考察现行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在调适泛在学习时代的高校教学模式时存在的冲突、困境,并探寻其成因,进而从权利衡平视角,提出旨在建构以学习权为基础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推动制度从规制走向赋能。

第三,研究内容新。纵观已有研究,学者们对于教学管理制度的探讨更多是从微观的层面,研究传统高校教学形态下教学管理制度中的某一问题,如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教学管理制度的价值取向、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等。少有学者对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进行综合的、系统的整体性研究,更缺乏将之付之于现在时态和将来时态而进行系统性的前瞻思考。本研究立足变革时代的宏观背景,将泛在学习与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结合起来,系统、全面地探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后的高校教学模式变革问题,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案例研究、制度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实践中探寻现行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运行失灵的表现及成因,在借鉴域外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而给出面向未来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构建议。这也是以往研究尚未涉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