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简介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这本书是由.蒋建武,邓嘉琳,曹大勇著创作的,《“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共有112章节
1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中国制造2025”与高职专业群建设 第一节 “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背景 一、“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国际背景 二、“中国制造2025”实...
2
第一章 “中国制造2025”与高职专业群建设
...
3
第一节 “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背景
制造业是发展国民经济、保障国家安全、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基石。因此,制造业一直是我国战略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中新社2019年10月9日电,2019年中国制造业...
4
一、“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国际背景
21世纪以来,全球制造业面临着产业机构调整的挑战与机遇,尤其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出路,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
5
二、“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国内背景
就国内的形势来说,我国制造业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首先,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日益减少,传统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已经不符合当代制造业发展要求...
6
第二节 “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一、“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
2015年5月,我国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相关文件,其主要内容如下:(1)“一条主线”,即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2)“两大应对”,即主...
7
二、“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特点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它是着眼于整个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变革大趋势所指定的一个长期战略性计划,不仅可以推动传统...
8
三、“中国制造2025”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一)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将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促进我国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
9
第三节 高职专业群建设综述
...
10
一、专业群概念辨析
(一)专业群的内涵 专业群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以及市场化就业机制逐步形成、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由“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的背景下出现的时...
11
二、专业群的发展历史
20年来,我国高职专业群政策经过了由试点、普及到优化的建设历程,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一)高职专业群“试点”建设阶段(2006—2010年) 2005年...
12
三、专业群的类型
专业群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里我们主要从专业结构的角度把专业群划分为双核心型、单核心型、骨干辐射型和协同(合作)发展型等四种类型。 (一)双核心型 ...
13
四、专业群的特点
专业群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归纳起来主要有集聚性、专业性、融合性和创新性四大特点。 (一)集聚性 专业群是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并能覆...
14
第四节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价值
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产业价值链体系被重塑,制造业领域不断得到拓展。“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把结构调整作...
15
一、有利于保持专业稳定性与灵活性,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学校现有的单个专业实际上就是单个教学实体组织,其结构包括三大类,即专业学生班级、专业教师组织(教研组)、专业教学基本条件(经费、教室、实训室、专业教学设施设...
16
二、有利于实现专业资源融通共享,促进专业的高效率发展
实践证明,一所学校如果教育成本高、教学质量差,必然缺乏竞争力。因此,在资源的使用上,要求学校争取达到各类教育资源互通共享,使有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17
三、有利于形成“双师”“多能”教学团队,促进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专业群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是“宽基础,多技能”,理想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专业群“共享平台+专业模块+综合实践”的课程结构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双师”“多能”,每位教...
18
四、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品牌提升与创新发展
如上所述,集群本身具有专业化和创新性特点。一方面,集群中的各专业共同集聚在一起,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可以形成新的资源共同体,克服单方面独立创新资源不足的缺陷...
19
第二章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专业群建设路径
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描绘了实现制造强国分“三步走”的宏伟蓝图,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指出了新方向。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复合型...
20
第一节 从院校发展定位出发确定专业群结构布局
学校定位、学校发展战略和专业群结构布局作为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群建设决策中的重要议题,相互之间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决策时应当严格遵循,不可颠倒。具体说,学校有什么样...
21
一、学校的定位
学校的定位是学校办学目的、地位、质量、作用、实力、水平、效率效益、竞争力、理念及发展潜力的综合体现。学校定位是一个立体的概念,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的系统。职业教育属...
22
二、学校的发展战略
所谓学校的发展战略就是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与质量、发展着力点的一种选择。学校的发展战略基于学校的定位,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校的发展战略直接受制于学...
23
三、学校的专业群结构布局
专业是指职业学校根据工作岗位的素质技术等方面的要求而划分的学业门类,也指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现在,随着学校专业建设发展的...
24
第二节 对接产业链建设专业群
...
25
一、专业产业对接的时代逻辑
职业教育实践证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公认的职教经验。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企业发展提供可用之才,而产教融合是打通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最有效...
26
二、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主要途径
专业是职业院校对接行业的最重要基础,合理设置专业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基础。专业群建设可以围绕某个职业领域“以域建群”,带动一批专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也可以围绕...
27
第三节 专业群建设与二级院系改革
2011年,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在《悉尼协议》中提出:“尊重专业个性”,制定了专业认证标准,重点强调了培养目标的确定和课程体系的设置。《悉尼协议》认证标准参照专...
28
一、重组资源,形成专业群合力
(一)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当前,我国各高职院校之间办学特色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现象,同一学校也有专业相互重叠的问题。院校及专业的同质化,不但容易引起院校专业定位...
29
二、以群建院,激发二级院系活力
(一)破立结合,重构二级院系 在“院校、院系、专业”三级管理架构中,二级院系处于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二级院系不能突破,高校改革就无从谈起。高职学校需聚...
30
第四节 院校治理和定位变革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海姆提出传统人类社会按照“机械的团结”和“有机团结”进行组合。即原始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共同的语言和生活方式、共同的信仰和思维方式,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