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主要途径
专业是职业院校对接行业的最重要基础,合理设置专业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基础。专业群建设可以围绕某个职业领域“以域建群”,带动一批专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也可以围绕产业链上的某个核心环节“以核建群”,将该核心环节对应的专业作为骨干专业,再逐步带动其他配套专业。因此,对于不同的建群模式,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专业产业链式对接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历史机遇期,“中国制造2025”战略全面实施,国家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领域,地方省市也纷纷出台了制造产业规划,如重庆市出台的《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职业院校要围绕这些重点发展领域,特别是依据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需求,如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营销方式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需求,依托自身优势及专业基础“以域建群”,让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能够尽可能地满足产业链上下游发展需求,形成体系较为完善的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发展。此外,专业群建设需要最大限度地遵从产业链升级发展规律,使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发展、共同进步。
(二)校企联盟式对接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关键在于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校企双方要自觉成为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双主体”。当前,全球产业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一个或者少数几个龙头企业拉动整个行业、产业发展的局面司空见惯,如中国的华为引领了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空客、波音拉动了全球大飞机产业的发展。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更加紧跟产业发展趋势,积极与行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达成共识,联动其上下游企业共同形成校企战略联盟,围绕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或其产业链上的某个核心环节构建专业群,实现“以核建群”。2016年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与华为及其他30家ICT产业相关企业,共同成立了“重电一华为ICT校企联盟”,集合校企双方力量建设了信息通信技术专业群,以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形式实现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对接发展,不仅为专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也解决了ICT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