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群建设评价的意义

一、专业群建设评价的意义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及《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国家政策性文件的实施,中国开启了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新高潮。而对专业建设过程进行可靠评价,及时纠偏,是“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成功的关键。

开展专业群建设评价工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典型意义:第一,有利于引导各高职院校依据自身办学定位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确立高职院校专业(群)发展方向和重点,突出办学优势,优化资源布局,错位发展,彰显办学特色,避免专业(群)设置的“同质化”;第二,可以推进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以及共享,发挥优势专业群的引领及辐射作用,促进相关专业群的同步提升,提高专业群建设的整体效益;第三,便于专业群之间形成合力,发挥专业集群优势,提升专业群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增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广度与深度;第四,可以利用专业群体适应市场产业链的优势,灵活地调整专业(群)方向,培育急需的新兴专业,提高专业群布局与产业链发展的匹配度;第五,有助于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与职业迁移能力,帮助学生保持持续发展的后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