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案例分析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民政信息化及智能化技术服务专业群”ERP校企合作案例
(一)案例简介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将企业所有资源纳入一个系统中进行集成管理的系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代名词。ERP人才是指从事ERP软件开发、维护或项目实施的相关人才,要求既懂信息技术,又懂财务和管理,熟悉行业,属典型的复合型人才。
据权威部门统计,ERP技术人才缺口多达1500万~2300万人,而通常ERP技术人才的年薪高达20万元以上。人才缺口和高薪使其成为最热门职业之一,但尽管市场需求巨大,高校却无相应专业培养。中国ERP行业的领军企业——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蝶集团)2001年在香港上市,急需大量ERP人才,因此,金蝶集团于2010年与我校深度合作,建成ERP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基地业务与企业转型升级同步。跨专业学习共同体是基于ERP人才培养目标,依托ERP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打破院系行政界限,由跨专业学生、跨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组合而成的一种学习组织。合作以来,我校为金蝶集团培养技术骨干360余人,部分学生海外就业或成为公司高管,除服务金蝶集团,也为用友、鼎捷等著名ERP软件公司输送优秀人才,部分学生自主创业服务社会。我校共接待学习考察26批,被新闻媒体报道21次,红网头条对本成果作专题报道,成果得到湖南省教育厅领导充分肯定,学校曾在省政府组织召开的全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二)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解决了单一专业学生能力结构无法满足ERP人才需求的问题。合作企业向互联网公司转型,产品线日益丰富,对ERP人才的复合性和专业性提出更高要求,原有按专业设置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
(2)解决了ERP人才培养的师资整合及实训环境搭建的问题。缺乏统一平台,难以打破现有行政界限,按企业用人需求进行师资整合,同时学校现场实施经验有限,缺少真实业务数据,学生无法有真实工程实践体验。
(3)解决了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根据岗位需求将信息技术、会计等专业学生培养成“互联网+”背景下专业特征鲜明的复合型人才,这类毕业生更受企业追捧,就业质量提高。
2.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打造校企深度合作平台——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免费提供近400平方米场地、水电和网络,企业投入1000余万元采购软硬件,设立200个工位,每年支付学员薪酬共100余万元。该基地为客户提供8个产品线的技术服务,承担集团近1/3的业务量,是金蝶集团在全国高校内唯一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2)适应企业互联网转型升级人才需求——建设基于产品线的跨专业学习共同体。依托ERP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基于企业用人需求,面向产品线,组建跨专业学习共同体,整合相关专业师资、校企师资,共同培养。
(3)开展学徒制人才培养——强化人才培养的“四个对接”。12位企业导师常驻基地,校企合作组成双师结构导师团队,采用现代学徒制,开展一对一辅导,培养过程实现教学内容与技术标准精准对接、导师素质与生产要求精准对接、实训基地与企业现场精准对接、学生身份与员工身份精准对接。
(三)创新点
1.准确定位“互联网+”背景下ERP人才培养岗位需求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企业中ERP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对ERP技术服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本成果基于ERP人才“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面,分析形成“懂管理与技术”“熟悉企业流程和IT技术发展”“能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于综合素质、产线需要与具体专业核心技能相结合的“互联网+”ERP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目标。
2.打破院系行政界限,基于ERP人才岗位需求整合教育教学资源
打破院系行政界限,打破专业和课程的界限,根据ERP岗位需求来整合师资、课程等教学资源,依托基地,组建跨专业学习共同体,会计、软件技术(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三个专业学生在原有专业两年学习的基础上,第三年按ERP人才知识和能力要求,确定培养方案,制订培养计划,按现代学徒制模式组织训练。
3.创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转型升级同步机制
随着合作企业向互联网企业转型,产品线由传统ERP向云ERP演化升级,由企业同步免费升级基地实训环境,定期组织培训、研讨、顶岗实习,提高导师团队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校企合作动态遴选培训内容,更新教学资源,辐射更多专业,惠及更多学生,确保基地业务与企业转型升级同步。
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成果成效。成果成效归纳为生产服务、专业教学、技术研发三个方面(表5-1)。
表5-1 校企合作成效表
续表
(2)应用效果。本项目的实施使合作院校的教学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各专业每年招生稳定在200人左右,对口就业率达92%以上,总计有超过1000名学生进入过ERP生产性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在校期间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累获殊荣,其中获省级以上奖励14项。
2008级蔡方等三位同学就职于金蝶中国香港分公司,分别担任服务部高级技术工程师和K3业务部及EAS业务部项目经理,王诗阁、黄金艳成为广州分公司高级营销顾问,年薪30万元以上,2010级的何石波毕业后成立ERP公司,负责湖南金税业务。
基地先后接待长春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白云学院、江西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等26所院校领导来基地考察交流,共同探讨校企合作模式、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等,示范效应明显。基地负责人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最佳指导老师”,获得金蝶“荣誉金牌员工”金质奖章,这是金蝶集团最高荣誉,也是第一次授予非在职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