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及主要措施
(一)人才培养模式
艺术创意活动在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艺术创意劳动的核心价值是提升产品、服务的核心附加价值,肩负提升企业形象、提升产品认知度的重要任务,其地位不可替代。本专业群的任务是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过硬的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现代创意设计与传媒人才。
任务一:探索“基于项目工作室”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以2016版、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抓手,围绕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过硬的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人才的目标,制订、完善符合创意设计与传媒产业需求的优秀应用型人才计划。通过企业调研、岗位分析、质量检测报告确保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顺利进行(表6-2、表6-3)。
表6-2 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任务
续表
表6-3 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任务项目执行表
续表
任务二:探索制订基于项目工作室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
在2016版、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当中,落实课程设置、群内专业核心共享课程、群内专业核心课程、群内专业方向课程等,以专业课程建设为主要形式,探索小班制教学、包班制教学的效果,保证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表6-4、表6-5)。
表6-4 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任务
表6-5 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任务项目执行表
任务三:探索以项目工作室教学为主的高素质职业道德培养体系
以项目工作室对接的商业项目为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主要载体,让学生在实际的项目当中提升职业道德素质。开展校园内的多种形式的职业道德培养活动,通过讲座、案例宣传、公益活动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表6-6、表6-7)。
表6-6 高素质职业道德培养体系探索任务
续表
表6-7 高素质职业道德培养体系探索任务项目执行表
续表
任务四:创新基于项目工作室的创意设计与传媒技术技能培养机制
项目工作室是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的传统优势与特色,近年来依托工作室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各专业工作室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水平更高、合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民政特色艺术设计工作室(表6-8、表6-9)。
表6-8 创意设计与传媒技术技能培养机制创新任务
续表
表6-9 创意设计与传媒技术技能培养机制创新任务项目执行表
任务五:构建三方参与、产教融合的职业迁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构建三方参与、产教融合的职业迁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是践行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任务,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表6-10、表6-11)。
表6-10 职业迁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构建任务
续表
表6-11 职业迁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构建任务项目执行表
(二)课程体系
创意设计与传媒的基础具有通用性、延展性的特点,必须加大专业基础课程比例才能适应新常态对人才更高的要求。本专业群课程体系建立整体思路:强化基础,突出专业个性与特长;分享与评价并重,线上与线下并行。
任务一:构建适应新常态人才培养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主要形式,在专业核心课程制作当中逐步调整适应新常态的课程体系,使专业核心课程与课程体系成为有机整体,培养符合新常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表6-12、表6-13)。
表-12 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任务
表6-13 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任务项目执行表
任务二:开发建设强化基础的群共享核心课
通过2年的调研与开设经验总结,实现现代构成、电脑图形设计基础、版式设计3门课程在专业群内部成为群内共享核心课程。其目的是强化人才的基础能力培养,为人才技能培养奠定坚实基础。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设现代构成、电脑图形设计基础、版式设计3门课程,按照新常态的要求建设课程标准、录制课程视频,做到能学辅教的信息化优质专业群共享核心课程(表6-14、表6-15)。
表6-14 强化基础的群共享核心课开发建设任务
续表
表6-15 强化基础的群共享核心课开发建设任务项目执行表
任务三:开发建设凸显专业个性与特长、分享与评价并重的专业核心优质课
建设完成40门专业核心课程,按照新常态的要求建设课程标准、录制课程视频,开发能学辅教的信息化优质专业群核心课程(表6-16、表6-17)。
表6-16 专业核心优质课开发建设任务
表6-17 专业核心优质课开发建设任务项目执行表
任务四:开发建设多元面向、线上与线下并行的专业群互选课
建设完成9门专业群互选课程,按照新常态的要求建设课程标准、录制课程视频,开发能学辅教的信息化优质专业群核心课程,以及线上线下都可学习、互动、测试的群内专业优势(表6-18、表6-19)。
表6-18 专业群互选课开发建设任务
表6-19 专业群互选课开发建设任务项目执行表
任务五:创新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专业群共享核心课、专业群核心课、专业群互选课当中推广实行预约制、慕课、翻转课堂、PBL教学模式,践行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贯通、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改革;建设期内每门专业课程的网络学习量都达到500人次;企业、教师、学生三方积累学习资源总量达4.5万个(表6-20、表6-21)。
表6-20 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多元化教学方式创新任务
表6-21 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多元化教学方式创新任务项目执行表
(三)教学团队
依托创意设计与传媒专业群现有优越师资优势(图6-2),在省级项目的基础之上,围绕大师工作室建立各专业的项目工作室,以项目工作室为中心和平台,将教师、企业、学生紧密联系,形成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
图6-2 现有教学团队基本信息
任务一:建设以项目工作室为中心和平台的专业群协同创新研发中心
依托艺术设计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建立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并带动各专业项目工作室,企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工作室的建设,依托协同创新研发中心的核心与组织地位,吸引项目工作室围拢在中心周围,形成以中心为驱动的指导教学、指导科研共同发展的模式(表6-22、表6-23)。
表6-22 专业群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建设任务
表6-23 专业群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建设任务项目执行表
续表
任务二:加强“教学引领名师+技能引领大师”的培养
具体措施:道德教育与科研座谈融合,将道德品格融入专业能力提升全过程;以项目工作室为平台,开展行业专家与技术能手交流会,提升专业教师团队的科研能力;以国际交流为基础聘请优质国际教师进行专业教学;推荐教师到教育发达国家进行访学交流,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表6-24、表6-25)。
实施过程:制定量化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细则标准;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平。
标志性成果:全年无重大教学责任事故,无学术造假行为;引进1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专业教学;聘请企业岗位能手2人,开展专业教学。
表6-24 “教学引领名师+技能引领大师”培养任务
续表
表6-25 “教学引领名师+技能引领大师”培养任务项目执行表
续表
任务三:加强强引领、广辐射专业群带头人的培养
以协同创新研发中心为教学团队培养与实践的基地,培养1名专业群带头人,并且在协同创新研发中心的指导下申请1项民族传承与创新国家资源库子库,完成“十三五”规划教材开发的突破,经过2年建设,推举群内师资成为国家级比赛的评委(表6-26、表6-27)。
表6-26 强引领、广辐射专业群带头人培养任务
续表
表6-27 强引领、广辐射专业群带头人培养任务项目执行表
任务四:加快精通专业、全面发展专业群带头人的培养
以协同创新研发中心为教学团队培养与实践的基地,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指导群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指导教师培养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打造全面发展、专业过硬、省内小有名气的师资队伍(表6-28、表6-29)。
表6-28 精通专业、全面发展专业群带头人培养任务
续表
表6-29 精通专业、全面发展专业带头人培养任务项目执行表
任务五:加紧明方向、梯队式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
以协同创新研发中心为教学团队培养与实践的基地,在群内抓紧年轻教师和5年以上讲师提升的工作,鼓励青年教师提高职称,督促老讲师突破副教授职称,形成老中青职称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梯队(表6-30、表6-31)。
表6-30 明方向、梯队式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任务
续表
表6-31 明方向、梯队式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任务项目执行表
任务六:加速跨专业、融行业教学团队的协同创新
以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生培训,海军工程大学科研项目合作,广西、东盟培训开发为典型案例,在协同创新研发中心的指导下,辐射带动、推动项目工作室、专业进行范围更广的跨专业、行业的合作(表6-32、表6-33)。
表6-32 跨专业、融行业教学团队协同创新任务
表6-33 跨专业、融行业教学团队协同创新任务项目执行表
(四)实习实训条件
在现有实习实训条件下,利用好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机遇,利用好湖南省民委民族职业教育研究基地优势,以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为引领,邀请行业专家共同建设符合专业发展、符合专业群发展的先进实习实训室。
任务一:构建学训交替、能力递进式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
以“积”的理念逐步建设实训室,随着实训室的不断积累建设,实现教、学、做于一体的能力递进式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表6-34、表6-35)。
表6-34 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任务
表6-35 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任务项目执行表
续表
任务二:建设专业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内专业实训室
建设雕刻艺术实训室、互动影像设计实训室、施工工艺实训室、模型制作实训室、产品制作实训室、影视制实训室共作6个实训室(表6-36、表6-37)。
表6-36 校内专业实训室建设任务
续表
表6-37 校内专业实训室建设任务项目执行表
任务三:建设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建设湖南建工集团装饰公司、长沙嘉一现代装饰设计公司、长沙鸿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长沙市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等集实训、实习、就业一站式的示范性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表6-38、表6-39)。
表6-38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任务
续表
表6-39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任务项目执行表
(五)服务能力
针对行业分布广、体量小的不利因素,转变思路,变劣势为优势,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理念和发展建设目标,注重专业群的对外支撑和横向合作,突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全力推进学生自主创业。
任务一:开发服务、开放、共建、多赢的社会培训
以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和教师来我院培训为契机,对外提升创意设计与传媒专业群的社会影响力(表6-40、表6-41)。
表6-40 社会培训开发任务
续表
表6-41 社会培训开发任务项目执行表
任务二:提升高效、多元、可持续的“艺术+创意传媒”专业群示范辐射能力
以艺术设计专业示范性特色为驱动,积极联系并带动武陵片区发展,推动中职辐射发展;让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到我校参加专业教学及学生管理培训;接待兄弟院校领导到我校参观、学习或我校领导去外校交流专业群建设经验,参加创意设计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经验研讨会;引进国际教学名师,做好湖南省名师大讲堂英国教师的引进专业教学工作;成功申报湖南省民委课题3项,提升专业群在全省民族特色文化的影响力(表6-42、表6-43)。
表6-42 “艺术+创意传媒”专业群示范辐射能力提升任务
续表
表6-43 “艺术+创意传媒”专业群示范辐射能力提升任务项目执行表
任务三:增强“创新、创业、产学融合”专业群技术应用研发能力
以工艺传承为理念建设示范性特色专业成果在民族文化继承与创新方面的应用,积极参与申报国家资源库子库项目;以技术整合为理念与海军工程大学进行虚拟现实技术合作技术研发;以相互促进为理念,探索教学方法与方式,对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师资培训(表6-44、表6-45)。
表6-44 专业群技术应用研发能力增强任务
表6-45 专业群技术应用研发能力增强任务项目执行表
任务四:提高多形式、多渠道、高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促成广西、东盟的学生前往我校进行留学交流;以谦虚学习的态度选派1名教师赴境外学习;以平等互利的理念与英国知山大学开展师生游学互访交流项目;通过3年的建设选送20名优秀学生前往英国知山大学继续学习提升;以吸取学习的态度与美国费里斯大学开展艺术教学的交流合作(表6-46、表6-47)。
表6-46 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提高任务
表6-47 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提高任务项目执行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