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专业群结构布局
专业是指职业学校根据工作岗位的素质技术等方面的要求而划分的学业门类,也指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现在,随着学校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把若干相近、相邻、相关专业组合在一起,形成专业群。所谓学校的专业群结构布局,简而言之,就是学校办多少个专业群,这些专业群在校园空间上怎样安排,以及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行业企业人才的需求变化,不断对已经形成的专业群结构布局进行优化调整。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的高等职业学校对专业建设已经积累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经验,但对专业群建设还比较陌生,如何进行专业群结构布局又成为一个新的尚待解决的新课题。与专业结构布局相比,专业群结构布局要求学校决策者要有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发展规划,更大的资源整合魄力,更高效的管理措施,更具深度的校企合作。如果专业群结构布局决策失误,对学校造成的损失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专业结构布局失误造成的损失可能以数倍计算,因为专业结构布局失误造成的损失更多的是学校发展中某一点上的损失,而专业群结构布局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肯定是学校发展中某一片的损失。因此,学校专业群结构布局决策必须建立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不能采用拍脑袋的简单方式。
(一)要有更宽广的视野
专业群结构布局决策时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视野,注意全面掌握相关信息,进行多角度分析。分析中既要看到学校的发展现实基础,又要看到学校的发展潜力;既要看到学校专业建设的成功之处,又要看到专业建设的问题所在;既要看到外部环境有利的方面,又要看到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既要看到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前景,又要看到相关行业企业发展的风险;等等。要以产业群和职业岗位群分析为依据,确立专业群布局及群内专业架构。
(二)要有更大的资源整合魄力
专业群结构布局必须建立在学校现有资源整合之上,包括相似相关专业的整合、课程教材的整合、教学组织的整合、教学空间环境的整合、教师资源的整合、教学资源的整合、校企合作的整合等。没有经历这些资源整合的过程,或者说没有建立在这些资源整合的基础之上,专业群建设肯定会流于形式,结果只能是有名无实。
(三)要具有更高效的管理措施
专业群建设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是对传统专业建设管理的一种超越,是对学校传统教学管理的一种挑战。原来的专业建设管理主要由专业部(组)负责,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负责指导与协调。转入专业群建设以后,专业建设管理更多统筹到专业群层面,管理的层次更高,范围明显扩大,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负责指导与协调的着力点也更集中,责任也更大。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对原有的一整套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和调整,有的要进行重建,进一步强化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实现教学管理的高效率。
(四)要有更具深度的校企合作
建立在单一性专业基础上的校企合作,都是一个专业与若干个企业之间的合作,一般点比较分散,层次也比较低;建立在专业群基础上的校企合作,都是一个专业群对应几个产业群及若干个产业集团,由于双方手中集聚了更多的资源,也更容易吸引对方,合作的兴趣会更浓,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更容易拓展,双赢的结果更容易实现。当然,这些有利因素需要学校去挖掘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