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色化发展专业群课程体系

三、基于特色化发展专业群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特色和区域产业链发展情况,特色化地设计专业群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专业群的特色和优势,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某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为例,学校优选学期项目,以该校智能装备、制药装备为背景,构建贯穿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全过程的特色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来源多元化,由智能装备制造、制药装备等专业教师为主,还包括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精英。教学团队通过研讨和协商,共同确定本专业群的岗位责任和要求,对从岗位到工作领域,再到具体的工作任务所要求的职业能力进行系统分析,围绕产业链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将培养过程按照生产工艺进行重组,从而构建出以机械技术相关课程为基础,智能控制相关课程为核心,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为具体实训任务的特色课程体系。每学期的课程安排构成相互联系的模块课程群,并安排学期综合实训项目,以分层次、递进式、个性化训练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和拓展能力。在较长的综合项目中,高职院校应积极融入企业实践项目,开展情景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案例分析

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典型案例——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任务

任务一:构建“基础通用、实务导向、迁移拓展”的创新型专业群课程体系

依据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基础通用、实务导向、拓展互选、特色鲜明、持续更新的创新型专业群课程体系,该体系涵盖6个专业,由5个平台、6大模块、2条主线组成(图3-2、表3-3)。

图3-2 社会管理与服务专业群课程体系结构图

表3-3 创新型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

任务二:建设凸显“职业通用素养培养”的专业群共享核心课程

根据社会管理与服务专业群人才共性培养需求,针对爱民助人、公义务实的职业道德培养目标,建设社会民政职业伦理,完善社会心理学概论、社会管理概论等课程(表3-4)。

表3-4 专业群共享核心课程建设

续表

任务三:建设凸显“专业关键素质与技能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

根据社会管理与服务专业群中民政、社工、社区、心理咨询、婚庆、殡葬等具体服务领域中关键素质和实务能力培养要求以及职业安全教学要求,每个专业重点建设3门专业核心课程(表3-5)。

表3-5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续表

任务四:建设凸显“职业迁移能力培养”的专业群互选课程

为满足社会管理与服务专业群人才岗位职业迁移能力培养需求,瞄准行业发展新业态、新流程、新技术和新规范,遴选并研发6门专业群互选课程(表3-6)。

表3-6 专业群互选课程建设

续表

任务五:创新高效先进的混合式教学方式

所有专业群课程资源全部网上共享,依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推广翻转课堂、服务学习等教学方法,创新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贯通、以学生为中心的多样化混合式教学方式,突出培养社会管理与服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表3-7)。

表3-7 创新高效先进的混合式教学方式

续表

【注释】

[1]陈鹏、薛寒:《“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使命》,《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2]李厚忠:《高等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