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课题界定
课题尝试建立一套针对湖南高职专业群建设效益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模型构建、计算过程、评价结论五个部分。其核心是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方法),处理湖南高职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的多投入和多产出数据,定期对湖南省高职专业群建设项目进行检查和评价,根据反馈结果向管理者及决策者提供相应的报告与建议,助力湖南省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
(二)国内研究动态
1.关于专业群的辨析
自2006年以来,国内关于专业群的相关研究较丰富,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经文献检索,对专业群的定义可以概括为“相近论”“共同论”“合力论”和“核心论”四种。袁洪志(2007)提出:专业群是一个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集合,即相近论。曹印革、郭全洲(2009)提出:专业群是建立在“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多个专业方向”基础上的,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若干个专业(方向)的一个集合,即共同论。赵昕(2011)提出:专业群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跨二级类的专业,通过核心专业的带动和专业之间的依赖、促进,形成合力,以提高整个专业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目的而组成的专业集合,即合力论。孙毅颖(2011)提出: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由若干相关专业共同组成的专业集群,即核心论。
2.职业教育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关于职业教育相关的评价主要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两类,其中定性评价方法主要有同行评议、维度评议、德尔菲法、三站式法、元评价法,定量评价方法有文献计量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KPI法等。苏丹、喻忠恩(2016)运用调查问卷法和层次分析法,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一个基于素质、能力、绩效和专业发展4个维度的22个具体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郭彦、陈佳辉(2018)将KPI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引入对专任教师的全面教学考核管理工作中,构建一套比较完整的、全面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姚荣、吴书安(2018)通过分析高职教育实践,建立“三站式”校外实践基地教学管理提出保障机制及评价体系;杨化奎、温巍、刘伟宏(2018)在分析职业教育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理念变迁的基础上,构建多方参与的“元评价”的理论质量管理评价机制。
3.关于DEA方法的研究
与国外相比,DEA方法应用于我国教育领域的时间较晚。刘根厚(2007)引入经济学领域流行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教学效益进行定量分析,解决评估的科学性和简便性的矛盾;张少辉(2010)运用DEA方法,选取合适的投入产出指标,对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重点分析了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效率;李胜明(2016)运用DEA方法对深圳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绩效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样本实训室的总体利用率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沈铁松、李国渝(2017)基于DEA效率评价模型及DEA交叉效率模型,对71所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的社会服务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
(三)国外研究动态
1.国外职业教育模式
国外暂无高职专业群的概念,但发达国家有符合本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德国职业教育的最大特征是“双元制”职业培训体系,最大优势是具有完备成熟的学生实训基地、一流的实训环境、先进的实践技术和考核标准。日本的职业教育机构种类繁多,普遍规模小而精,专业种类细化,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市场应对性强。美国没有单独的职业教育体系,通过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实现了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是以国家行为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核心是职业资格,主导力量是行业企业。
2.国外职教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国外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多采用第三方进行评价,德、澳、美、英等国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相对较成熟。德国职业教育评价的主要特点是企业作为重要评价主体,从大类上可以归纳为外部评价、质量分析和学校审查三种。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评价主体比较多元化,以政府为主导、企业行业参与的方式进行评价。美国的职业教育评价既有政府层面的教育督导和评价,也有来自社会评价机构的教育认证制度,其联邦职业教育咨询委员会(NACVF)主要负责审查职教规划及执行情况。英国的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主要由英国职业教育质量保证署(QAA)组织实施,其独立于教育部门,是由高校拨款机构委托的、独立的教育评价机构。
3.应用DEA方法评价高等教育办学效益的研究
国外应用DEA方法评价高等教育办学效益的研究比较多,评价体系也比较成熟。Breu、Raad采用投入导向CCR模型,评估1992年全美排名前25的大学,并将效率分析结果与1992年大学排行榜作比较,发现DEA方法在评价高校办学效益方面比传统统计方法有效可行。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国内研究为课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方法借鉴,但主要以个案为主,针对全国或某省整体情况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对专业群建设过程的研究,对建设成效的研究涉及较少;教育领域相关评价体系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体系主观性较强;评价视角多为职业院校,较少站在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等主体视角进行评价;操作性不强,评价方法过于专业,操作及推广难度大。
国外研究起步较早,方法体系较成熟,有可借鉴之处,但国外暂无专业群的概念,更无关于其建设效益评价的研究;美、英、德、澳等国的职业教育及评价体系都比较完善,但都是以本国国情为基础,难以西学中用;国外职业教育评价以第三方评价为主,操作人员专业化程度高,国内难以普及。
走出上述困境需重新打开思路。可以借用经济学中较为成熟的DEA方法,能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专业群建设效益;应站在不同主体视角审视专业群建设过程,适当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评价体系;可使用简单、易上手的DEA程序进行评价,方便使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