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保持专业稳定性与灵活性,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学校现有的单个专业实际上就是单个教学实体组织,其结构包括三大类,即专业学生班级、专业教师组织(教研组)、专业教学基本条件(经费、教室、实训室、专业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开设一个新专业或者原有专业的调整、合并,都涉及专业实体组织结构的存亡,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之事。这就要求专业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这种稳定性也是保证专业历史传承、合理配置和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所要求的。也正因为如此,专业一经设置,学校一般不会轻易调整或停办。但是,在各学校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学校只有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进而获得可持续发展。这在客观上要求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使学校能够及时地根据社会产业结构和行业企业发展变化要求作出反应,调整人才培养定位与规格,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由此可见,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既要保持稳定性又要不失灵活性,但这在实践操作中非常难。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集群式专业结构既有较高的稳定性,又具有相当的灵活性,符合专业对稳定性与灵活性的要求。[22]
首先,从专业设置的稳定性来看,学校根据相对稳定的地方经济产业结构以及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进行专业集群式设置,把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近或相关、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要求,并能涵盖某一职业领域的技术或服务的、以某个核心专业为龙头的若干个专业集聚在一起,使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特点相匹配,专业根基更加扎实,专业文化能够长期地进行积累,从而保持专业的稳定性。比如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车身修复、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可以集合成一个专业群;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旅游外语、导游服务、会展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西餐烹饪也可以形成一个专业群等。
其次,从专业设置的灵活性来看,学校在专业群的基础上,专业或专业方向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或增设新的专业与专业方向,或削减学生就业困难的专业与专业方向,以此保持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新行业、新工种、新岗位不断涌现,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也需要不断更新。专业群集聚了师资、实训等多方面的办学优势,具有滚动发展的能力,可以依靠原有的专业师资和实训基础,不断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拓展专业方向,以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现代汽车专业群包括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车身修复、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三个专业,其中汽车车身修复为上海市精品特色专业,也是此专业群的核心专业。专业群可以根据市场需要随时增设专业,也可以对现有的专业进行调整,但无论怎样调整,专业教师、专业实训场地、专业设施设备、专业图书资料等专业办学基础都在,不会像传统的专业调整优化那样伤筋动骨,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也不会造成教育质量的大幅波动,既保持了专业设置的稳定性,又有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这就是专业群能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