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特点

二、“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特点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它是着眼于整个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变革大趋势所指定的一个长期战略性计划,不仅可以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稳定发展,还可以在应对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同时,实现我国高端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制造2025”有四个基本特点:(1)创新是主要核心。“中国制造2025”将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作为国家战略来积极推进,强调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2)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一条主线。“中国制造2025”将更快速地带动两化深度融合:信息技术面向制造业全面嵌入,将颠覆传统的生产流程、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生产制造过程与业务管理系统的深度集成,将实现对生产要素高度灵活的配置,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这一切都将有力地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3)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智能设备和生产手段在未来必将广泛替代传统的生产方式。当前,我国在智能测控、数控机床、机器人、新型传感器、3D打印等领域已初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但总的来看,我国制造业仍以简单的扩大再生产为主要途径,通过智能产品、技术、装备和理念改造提升制造业任务尤为迫切。“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通过信息物理系统(CPS),利用物联网技术、软件技术和通信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保证设计智能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从而实现研发、生产、制造工艺及工业控制等环节全方位信息覆盖,确保各个生产制造环节都能处于最优状态,从而引导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4)人才是根本保证。“中国制造2025”坚持将人才作为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根本,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合理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同时,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