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复兴的旗帜

(三)民族复兴的旗帜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它是由近代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而开始发生的。然而百多年的历史又逐步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只有走中国特色的道路。过去取得民族独立是这样,今天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也是这样。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语言系统是马克思主义的,然而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逻辑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的契合。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国梦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最为根本的就是把市场经济体制拿来为社会主义中国所用。这是传统马克思主义从未有过的,也是各派经济学家过去不曾想象的。从来的经济理论都是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然而,中国共产党人从自己的实践经验教训中,从总结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中,特别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探索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条新路,也可以说是“中西古今”冲突和交融中生发出来的。它是从中国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实际出发,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14],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拿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然而,这条新路也不是那么容易走的,它不仅要富有理想和创意,更要有扎实的实践经验做基础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作指导,而且还必须有一个富有理想和使命感的坚强的党带领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15]

虽然市场机制早已存在,但是市场经济体制则是在西方中世纪中后期,即12世纪,随着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商品交换不可遏制地日益兴盛起来,才逐步萌芽的[16]。市场经济需要无数自由出入市场的个体,对于独立人格的形成起着基础性作用,它促成了欧洲人的思想从封建神学专制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与此直接相关。市场经济体制以交换价值为直接的生产目标,有着无限扩大的趋势,激烈的市场竞争又造成生死攸关的紧张局势,这些一方面极大地促使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刺激起了人们的巨大贪欲。市场经济的复杂作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经历过,有着几百年的认识和变革的历程,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就是从古典市场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对于中国来说,要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更非易事,因为市场经济具有双重属性,它是社会化生产领域的一种交换方式,具有自然属性,所以我们应该也可以拿来为今天社会化生产所用;然而它又有着一定的价值指向[17],有着社会属性,这种价值指向并不是与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完全一致的,有些甚至相冲突。更何况,中国封建社会时间较长,封建主义传统往往还根深蒂固,更容易造成权力与市场的结合,从而使设想的市场经济体制走样,造成人们所谓的权贵资本主义。因此,如何利用市场经济体制来发展中国,又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艰巨难题。

我们必须十分尊重市场经济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运用它来否定封建专制主义的东西,运用它来加速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又必须努力限制市场经济负面效应,更必须防止它与封建特权的结合,破坏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市场经济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一种组织方式,它既有着自身客观的运行法则,不能违背;但又是人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能动性进行生产活动和其他活动的场所,我们可以利用它、规范它、引导它。从当代世界各国实行的不同现代市场经济模式(如,英美模式又叫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德国模式即莱茵模式,德国人自称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法国模式亦称混合经济模式,日本模式又被称之为东亚模式),就可以看到它们既是不同阶级阶层利益博弈的结果,也深刻地渗透着本国传统及其统治阶级的价值导向。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我们制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规就是规范人们市场行为的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引导人们规范自己市场行为的心中的律令。它们的实质就是要以中国精神作为当今中国市场经济的导向。这种精神用习近平的话来说,“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8]。”中国人是在爱国、救国、强国的立足点上来寻求强国富民之路的。顺应时代潮流改革创新寻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这是中国人的智慧和中国式的追求;而其最终又是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一切都必须有一面旗帜。这面旗帜贯穿着我们的理想,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孜孜以求的梦想;这面旗帜理所当然地代表着中华民族和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根本利益,同时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又直接体现出了他们的利益所在;这面旗帜还必须容易为广大人民所认同,它应当既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又高尚、伟大,有着巨大的号召力,能够唤醒人们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乃至生命。这就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而它的最为简洁和通俗的表达就是中国梦!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2] 《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18页。全诗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3]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63页。

[4] 记者李斌,新华网,2012年11月29日。

[5] 人民网,2013年3月18日。

[6] 见戴雪梅:《中国梦学术史述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7期。

[7]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8] 《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页。

[9]《檀香山兴中会章程》(1894年11月24日),载《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9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6页。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此语,然而在这之前,林则徐则提出“师敌之长技以制敌”。见陈旭麓主编:《近代中国八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5页。

[1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13]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3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5页。

[15] 人民网,2013年3月18日。

[16] 见[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86页。见胡振平:《市场经济与价值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17]价值指向不等于价值取向,是指市场机制运作的一些基本前提在人们思想中的反应。见胡振平:《市场经济与价值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18]人民网,2013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