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地球,共同的梦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自从世界上出现了资本主义,整个世界就连成一片。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随着信息化科学的发展,整个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地球村的人们,尽管皮肤有异色,民族有大小,国家有强弱,但是地球村的人却有共同的梦想,这就是盼稳定,求发展,愿人人过上安宁富裕的幸福日子。由于地球村的存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梦并没有影响地球村人的共同梦想,反而促进了地球村人共同梦想的实现。
在处理新型大国关系中,西方有人一直存在“修昔底德陷阱”的阴影,这影响和破坏地球村人共同梦想的实现。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是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其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提出的,他根据雅典和斯巴达两国关系指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他说“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1]
“修昔底德陷阱”曾经是世界史的正确预言,过去历史上大国的崛起,特别是资本主义大国的崛起都伴随着战争,伴随着以武力开拓疆土。人类有史以来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是新的资本主义大国崛起同老牌资本主义大国重新瓜分世界的产物。因此,这些大国崛起必然通过建立各种经济的政治的联盟,必然通过战争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样就把自己梦想的实现建立在破坏他人梦想实现的基础上。但在地球村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修昔底德陷阱”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同一个地球村的今天,一个新崛起的国家无需通过战争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前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已经将大国利益捆绑在一起。拿正在崛起的中国来说,首先,中国现在的发展是依靠自身各方面的努力,在全球产业链中取得了一个合适的地位。这种地位并不是通过战争实现的,甚至也不是通过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结盟实现的。例如,就中俄关系与中美关系的比较而言,中俄关系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高于中美关系的,但2013年中美贸易总额却是中俄贸易总额的6倍。所以,中国经济实体地位不是国际政治权利安排的结果,而是在全球化条件下,各国产业竞争和综合实力的表现。
其次,大国之间的贸易联系尽管重要,但这种贸易联系是有条件的。通常而言,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要有永远的利益,就需要双方互相之间有最基础和稳固的经济直接联系,拿中美关系而言,要否认中国崛起必然削弱美国的影响力这种观点,特别是要能说服美国人,关键要加强和稳固双方的利益。就经济利益而言,重要的是直接投资,到2013年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而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不到七分之一,不足70亿美元。如果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也超过500亿美元,甚至更多,投资直接关系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美国人就业,且正常纳税,这就会使美国人对中国经济的崛起减少担心,表示认可和认同,因为中国的发展也帮助了美国的发展。
第三,大国之间不应该用冷战思维相互看待,彼此应该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比如,中国坚决捍卫领土完整,坚持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的国际秩序,西方就不应该把它认为这是中国企图称霸的前奏。同样,由美国主导的TPP在亚太地区的谈判,也不应简单地理解为是针对中国的一种战略,这实际上是美国根据自身长远利益而进行的一种新的贸易投资框架设计。总之,大国之间应该以坦率为前提,多沟通,多包容。即使有分歧,求大同,存小异。实在无法解决的根本分歧,也可先搁置,让后人让历史慢慢解决。
总之,同一个地球,共同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离不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稳定、人类和平等这样一些基本内涵,同样,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各国人民对未来美好梦想也离不开中国梦以上的基本内涵。在全球化视野下,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与世界各国人民追求自己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梦想交相辉映,交织共鸣。这是当今世界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