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英汉互译教程》简介
《趣味英汉互译教程》这本书是由张白桦创作的,《趣味英汉互译教程》共有124章节
1
自序
我从1994年开始进入高校任教,随即担任英语专业翻译课的主讲,后来担任研究生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西文化比较与翻译、文学翻译研究、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史、西...
2
目录
...
3
第一章 趣味翻译理论篇
...
4
第一节 翻译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
5
◉1.翻译的定义
翻译本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之一。对于翻译研究来说,明确翻译的定义是第一要务。 季羡林说过,与翻译有关的可变因素很多,例如文化背景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难译易译不同...
6
◉2.翻译的比喻
2.1 国内的翻译比喻 道安:葡萄酒之被水。诸出为秦言,便约不烦者,皆葡萄酒之被水者也。 释道朗:乳之投水。如来去世,后人不量愚浅,抄略此经,分作数分,随意增损...
7
◉3.翻译的种类
翻译依据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其中主要有以下五种: 1)从语言学中译入语和译出语的角度,可以分为本族语译成外语、外族语译成本族语。 2)从语言符合学的角度...
8
◉4.翻译的基本方法
翻译有两大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直译:就是在翻译过程中将源语的形式和内容都传达到译入语中去的翻译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直译并不等于语法不对、逻辑不通、修辞不好的...
9
第二节 中国翻译理论
中国的翻译事业约有两千多年的光辉历史。中国翻译理论,从时间上看,传统的翻译理论是指不以西方“现代语言学”为方法论的翻译理论研究,其具体可以分为“发生期”、“发展...
10
◉1.五四运动之前的翻译理论
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希望通过向外国学习救中国,所以他们非常重视翻译活动,于是出现了许多译述外国作品、介绍外国经验教训的报纸和书刊。 傅...
11
◉2.“五四运动”之后的翻译理论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五四”以前最显著的表现是以严复、林纾等为代表翻译了一系列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和文学作品。“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开创了...
12
第三节 西方翻译理论
●语文学派...
13
◉1.古代翻译
西方古代翻译,自公元前3世纪共和国中期即罗马鼎盛时期起,至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覆灭止。 (1)早期翻译 公元前6世纪,罗马从原始公社进入了奴隶社会,对外进行扩张,...
14
◉2.中世纪翻译
(1)中世纪初期翻译 中世纪历史从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起至15世纪文艺复兴时止。翻译史三大标记:初期翻译家波伊提乌、中期的托莱多“翻译院”和末期的民族语翻译。...
15
◉3.文艺复兴时期翻译
文艺复兴14世纪末始于意大利,15世纪、16世纪波及欧洲,特别是西欧各国。 (1)德国翻译 约翰·赖希林(Johannes Reuchlin,1455—1522...
16
◉4.近代翻译
(1)法国翻译 佩罗·德·阿布朗古尔(Parrot d’Ablancourt,1606—1664),他是自由翻译派总代表,最出名的是翻译塔西陀的《编年史》。他的...
17
第四节 翻译批评理论
...
18
◉1.翻译批评的定义
翻译批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并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某一译作所做的评价。这种评价必须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杜绝胡乱批评和感想式的点评,应该在一...
19
◉2.翻译批评的作用
彼得·纽马克曾经指出:“Translation criticism is an essential link between theory and its pr...
20
◉3.翻译批评的思想方法
翻译批评就其思想方法而论可分为3类:(1)功能性批评(functional approach),(2)分析性批评(analytical approach),(3...
21
◉4.翻译批评的步骤
翻译批评的步骤大体可分为:(1)分析原作,(2)分析译者的目的,(3)比较原文与译文,(4)评估译文。 (1)分析原作。批评者必须了解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态...
22
◉5.翻译批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多年来,翻译批评在我国的重视程度还不高,翻译批评的水平还偏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社会因素又有个人缘由。不过仅就后者而言,原因大体有这么几点: ...
23
第二章 趣味英汉差异篇
...
24
第一节 英汉语言差异
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还有一个层次,那就是语言对比。所谓语言对比,就是研究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从而看出英语和汉语各自的特点,这样在翻译实践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
25
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 语言界和翻译界普遍认为,英汉句式结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英语重形合(h...
26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
27
三、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
英语句子不仅可以在简单句中使用很长的修饰语使句子变长,同时也可以用从句使句子变复杂,而这些从句往往通过从句引导词与主句或其他从句连接,整个句子尽管表面上看错综复...
28
四、主语、宾语等名词成分“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
英语不仅有we,you,he,they等人称代词,而且还有that,which之类的关系代词。长而复杂的句子,为了使句子结构正确、语义清楚,同时避免表达上的重复...
29
五、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英语比较喜欢用被动语态,科技英语尤其如此。汉语虽然也有“被”“由”之类的词表示动作是被动的,但这种表达远没有英语的被动语态那么常见,因此,英语中的被动在汉译中往...
30
六、英语多变化,汉语多重复
英语表达相同的意思时往往变换表达方式。第一次说“我认为”可以用I think,第二次再用I think显然就很乏味,应该换成I believe或I ima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