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自序

我从1994年开始进入高校任教,随即担任英语专业翻译课的主讲,后来担任研究生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西文化比较与翻译、文学翻译研究、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史、西方文论等课程的主讲。因为是“捧着一颗心”来的,所以我几乎读遍了所有坊间现有的翻译教材,并且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教材虽然有的在编排上不尽相同,但大多弃国际最新研究成果纯理论而不顾,忽略翻译批评,仅在应用理论及其实践上徘徊复制,而举用的翻译材料也缺乏趣味性和时代感,不容易引起青年学子的学习兴趣。更兼有些教科书是不怎么做翻译的人“研究”出来的,不是隔靴搔痒,也多是纸上谈兵,所谓的实用指南并不能用到实际中去。因此,一般初学翻译的人看过之后容易坠入云里雾里。有感于此,我将师从翻译界和比较文学界泰斗谢天振教授期间所习得的翻译纯理论整理了一下,分为翻译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翻译的定义、翻译的比喻、翻译的种类、翻译的基本方法)、中国翻译理论、西方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理论几个章节,还补充了英汉文化差异,特别是英汉语言差异两个章节。同时选用此前自己在国内各大报刊上被多次转载的1200万字的微型小说译文为翻译材料,以青年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经典电影、热播电影和电视剧的台词、流行歌曲以及深受大众欢迎的经典相声、喜剧小品、热传短文、网络流行语为翻译实例,从语法逻辑和修辞两个角度来讲解翻译实践技巧。事实证明,对于纯理论的梳理符合报考研究生的本科生的以及在读研究生的实际需求;而用自译的翻译材料来现身说法,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流行文化材料引入翻译材料符合学生的期待视野。评师网上学生的真实反馈是令人欢欣鼓舞的,众多毕业生的工作成绩更令人欣慰。

这样一本集翻译纯理论以及应用翻译理论、翻译批评和翻译实践为一身的教材尝试还是国内首次,限于著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学识状况以及翻译学的发展现状,可待开掘、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希望这个开端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记得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成名作Daisy Miller中的一个小孩说美国的糖果是最棒的,别人追问他美国的小孩是不是最棒的时候,他答道:“我不知道。我本身是美国孩子。”对于我这本教程,我自然是敝帚自珍。不过,究竟怎样,我却不能自裁,最终的论断还要由读者和使用者来下。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研究生郝昱、徐国丽、袁晓伟、项思琪、管月、安慧、胡雅洁、杨柳为本书所做的资料搜集和打印工作,感谢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