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硫黄基础知识及诸书描述

一、基础知识

1.异名

2.释名

3.基原

4.矿物

5.采集

6.药材

7.化学成分

8.药理

9.毒理

10.炮制

11.药性

12.功效主治

13.用法用量

14.使用注意

15.应用配伍

二、文献综录

第二章 硫黄古今内服验方及临床报道

一、硫黄古今内服验方

1.半硫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黑锡丹原书载方

3.黑锡丹

4.来复丹

5.金液丹(一名保元丹,一名壮阳丹)

6.起痿丹(一)

7.起痿丹(二)

8.硫黄丸

9.黑龙丹

10.暖宫丸

11.酸石榴皮散

12.鹤龄丹

13.蝎梢丸

14.猬皮散

15.龟龄集

16.醒脾丸

17.颠倒散

18.还阳散

19.矾石汤方

20.复亨丹

21.小灵丹(祛寒丹)

二、内服专病专方及临床报道

1.治心腹冷气等症方

2.治男子腰肾等症方

3.治命火衰微等症方

4.治疝气等症方

5.治妇人阴脱方

6.治厥冷等症方

7.治妇人白带方

8.治脾胃气弱久冷等症方

9.治寒凉泄泻方

10.治水泻不止等症方

11.治久患赤白痢方

12.治头痛方

13.治头痛甚方

14.治肾虚齿痛方

15.治中暑吐逆方

16.治黎明腹疼泄泻方

17.治痫风方

18.治阴毒等症方

19.治水泻方

20.治腹泻方(一)

21.治虚寒便秘方

22.治慢性气管炎方

23.治胃痛方

24.治小儿隐睾方

25.治高血压方

26.治咳喘方

27.治黄疸方

28.治难以拔除胆汁引流管方

29.治腹泻方(二)

30.治便秘方

31.治蛲虫病方

32.治内痔便血方

33.治肛门漏管方

34.治慢性肾炎、尿毒症方

35.治遗尿症方

36.治阳痿方

37.治带下方

38.治肿瘤方

39.治红皮病方

40.治疥疮方

41.治慢性湿疹方

42.治中心重视网膜炎方

43.治晨泻咳喘方

44.治白癜风方

45.治疝气、小儿走肾方

46.治坐骨神经痛方

47.治急性二氧化硫气体严重中毒方

48.治急性氰化物中毒方

49.张锡纯硫黄用方

第三章 硫黄的古今外用验方及临床报道

一、硫黄古今外用验方

1.雷火神针方

2.药锭灸方

3.麝火灸方

4.暖脐膏

5.摩风膏

6.集宝疗痹膏

7.10%~20%硫黄软膏(儿童用5%)

8.5%硫黄洗剂

9.硫黄皂

10.头癣外治验方

11.花斑癣外治验方

12.皮痹外洗药方

13.治疥疮及酒渣鼻方

14.常用皮肤病处方

15.消炎癣湿药膏

二、外用专病专方

1.治疥疮方

2.治男子精寒等症方

3.治咳逆方

4.治产后冷方

5.治癞疥脓窠间杂方

6.治干湿癣方

7.治风癣等症方

8.治紫白癜风方

9.治肺风粉刺方

10.治面紫风刺瘾疹方

11.治疬疡风方

12.治小儿口疮方

13.治鼻痛方

14.治肿毒恶疮方

15.治疔疮等症方

16.治阴上生疮方

17.治顽硬恶疮等症方

18.治螨皮炎方

19.治蠕形螨病方

20.治隐翅虫皮炎方

21.治阴虱病方

22.治橡胶工业性皮肤病方

23.治湿疹方

24.治婴儿湿疹方

25.治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方

26.治银屑病方

27.治白色糠疹方

28.治扁平苔藓方

29.治神经性皮炎方

30.治痒疹方

31.治毛囊角化病方

32.治黑棘皮病方

33.治结节性红斑方

34.治小腿溃疡方

35.治白癜风方

36.治皮脂溢出症方

37.治脂溢性皮炎方

38.治寻常性痤疮方

39.治酒渣鼻方

40.治石棉状糠疹方

三、现代临床报道

1.毛囊蠕形螨病

2.酒渣鼻

3.鼻前庭炎

4.疥疮

5.脂溢性皮炎

6.蛲虫

7.癣

8.奶癣

9.毛囊炎

10.酒渣鼻

11.阴囊、阴唇湿痒

12.圆形脱发

13.黄水疮

14.溃疡久不收口

15.青年扁平疣

16.遗尿

17.神经性皮炎

18.婴儿湿疹

19.汗斑

20.网球肘

第四章 古今医家和作者验案

一、古今医家验案

1.盅毒

2.病脊齿脱

3.硫黄中毒

4.闭经

5.疝气

6.中风(一)

7.两足麻木

8.伤阳

9.痰饮呕吐

10.痢证

11.大便下血

12.腿疼

13.痢疾转肠溃疡

14.赤痢之坏症

15.腰髀痹

16.中风(二)

17.肺胀

18.水邪积聚

19.阴冷

20.习惯性便秘

21.阳痿

22.席汉综合征

23.眩晕

24.痤疮(一)

25.痤疮(二)

二、作者验案

1.感冒

2.厥阴头痛

3.喜唾涎沫

4.气喘

5.哮喘

6.喘证

7.慢性支气管炎

8.痰饮

9.呕吐(一)

10.呕吐(二)

11.呕吐(三)

12.冷积

13.腹痛(一)

14.腹痛(二)

15.慢性胃炎之腹痛

16.胃溃疡

17.食道癌前病变

18.胃脘痛(一)

19.胃脘痛(二)

20.胃脘痛(三)

21.胁满

22.臌胀

23.便秘(一)

24.便秘(二)

25.便秘(三)

26.下利(一)

27.下利(二)

28.下利不止

29.重证下利

30.久泻(一)

31.久泻(二)

32.久泻(三)

33.五更泻

34.脱肛

35.阳痿(一)

36.阳痿(二)

37.阳痿(三)

38.阳痿(四)

39.寒疝(一)

40.寒疝(二)

41.寒疝(三)

42.疝气(一)

43.疝气(二)

44.疝气(三)

45.疝气(四)

46.疝气(五)

47.小儿遗尿症

48.遗尿

49.精冷

50.遗精(一)

51.遗精(二)

52.女子带下

53.带下多

54.月经不调

55.宫寒痛经不孕

56.席汉综合征

57.缩阳症

58.腰凉

59.腰痛

60.心衰

61.慢性心衰

62.心动悸(风湿性心脏病)

63.胸痹

64.病窦综合征

65.高血压病

66.虚劳(围绝经期综合征)

67.厥证

68.房事后肢厥

69.四肢厥逆(一)

70.四肢厥逆(二)

71.脉不出者

72.手足逆冷

73.四肢厥冷

74.手足厥寒

75.双膝发凉

76.中风

77.右半身麻木

78.气脱

79.血痹证

80.尫痹

81.痛痹

82.虚寒痹

83.雷诺现象

84.雷诺综合征

85.网球肘

86.冻伤

87.带状疱疹

88.痤疮

89.阴生湿疱疮

90.坐骨神经痛

91.奔豚

92.甲状腺功能减低

93.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94.少白头

95.糖尿病

96.下肢水肿

97.慢性肾炎

98.慢性肾功能不全

99.水肿

100.白细胞减少症

10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102.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103.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104.黏液水肿性昏迷

105.颈肌筋膜综合征

106.强直性脊柱炎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