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水肿

99.水肿

王某,男,40岁,反复蛋白尿伴双下肢水肿20年。2012年2月1日来诊。时感少气乏力,食少干呕,双下肢水肿。表情痛苦,眼睑微肿,口唇苍白,咽部红肿充血。舌体胖嫩,舌质淡,胖嫩,舌边布满齿痕,苔白,脉沉细。尿常规:蛋白(++)。肾穿病理报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诊断:水肿(脾肾阳虚)。患者病程20年,初发病以反复蛋白尿为主证,现以少气乏力、双下肢水肿为主证。此乃患者素体较弱,久病治疗无效,使湿浊秽毒驻留体内,后因劳累、外感等反复诱发。治法宜温补脾肾。生附片40g(生煎1小时),肉桂30g,防风15g,山茱萸20g,熟地15g,山药15g,茯苓15g,丹皮10g,泽泻10g,干姜15g,炙草10g,10剂,水煎内服,日一剂,每日早晚温服,每次冲服生硫黄粉0.5g。

二诊:水肿退半,余变化不大,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尿常规:蛋白(+)。上方生附子改为60g,仍先煎1小时,其余不变,再服15剂。

三诊:水肿消退,少气乏力好转,睡眠差,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尿蛋白(±)。由此可见患者脾肾阳虚之甚。上方加川乌20g(先煎1小时),再服20剂。

四诊:无特殊不适,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尿常规:蛋白(一)。由舌脉看,患者脾肾阳虚之甚,上方再加草乌20g(先煎1小时),20剂,水煎内服。每日一剂。

按:患者患肾病至今达20年,病理诊断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型肾炎,此型临床表现一般不重,但却极为顽固,多属难治性疾病。该患者舌质白淡、胖嫩,齿龈压迹十分明显,几乎布满舌的两边,坚持治疗达20年之久。本案始终以温肾为主,制附子用至60g,草乌、川乌用至20g,这样大的补肾阳之品,临床中也很罕见。至今已随诊6年,尿蛋白转阴也6年。但舌边齿痕始终未纠正,是否已纤维化定型了,有待有识之士研究。6年期间,曾约患者让其再服些中药,多加些活血化瘀(如丹参、三棱、莪术)或软坚散结之品(海藻、昆布),但始终未如愿。也不知这两类药能否解决齿痕问题。既然尿蛋白已转阴,这个问题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