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毒理

9.毒理

硫黄对胃肠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在肠内脂肪较多时,可产生硫化物和硫化氢,如吸收入血后,即成为硫化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缺氧),还可直接麻痹中枢神经细胞。用硫黄给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为20g/kg,中毒症状可见食欲下降,活动减少,腹胀气,呼吸困难等症状,死亡多在3天以后,给小鼠连续灌服硫黄5~10天,多数在第5~6天中毒死亡,症状与急性中毒症状相似,大剂量时则多有腹泻,出现黄色稀便。少数动物肝肾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每天给犬喂饲升华硫(200mg/kg及400mg/kg),连续30天,大剂量组于15天后动物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但无其他中毒症状;对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及二氧化碳结合力均无明显影响,胃、肠、肝、脾、肾、肺、肾上腺的组织镜检,均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心电图检查,可见个别犬有T波略降或倒置,心肌组织镜检未见形态上有明显改变。将硫黄混于饲料中喂饲家兔,连续3个月,可使动物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体重增长缓慢,并使血红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数下降(以第45~60天为明显,以后逐渐回升)。大剂量(400mg/kg,相当于成人每日常用量的10倍)时,可见少数动物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变化(ST段下降及T波平坦或倒置),个别动物出现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有变化的家兔的心肌切片,只个别动物有心肌细胞浊肿,多数未见异常变化。

临床应用本品,内服“双黄片”后,少数患者可有口干、咽喉干热、眼分泌物增加;亦有病人有头晕、恶心、腹痛、便稀等现象。1~4天可自行消失,一般不需处理。亦有久服硫黄致精子不液化1例,硫黄、雄黄烟熏皮肤致死1例,外用硫黄软膏引起接触性皮炎及先兆流产1例的报告。

临床中毒量为10~20g(马兴民:《中药中毒解救指南》,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448)。大量内服可致硫化氢中毒。

(1)临床常见中毒症状 头晕,头疼,乏力,有时发生痉挛性疼痛,耳鸣,心悸,气短,恶心,腹胀拒食等症状;中毒严重时可见:呕吐,腹痛,腹泻,便血,发热,心动过缓,脉搏细微,流涎,出冷汗,呼吸加速,意识模糊,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昏迷,呼吸中枢抑制,可合并肺炎,肺水肿,肝肿大。

(2)中毒处理 轻度中毒可用中药治疗:①柚子树叶30g,切碎捣烂,炖开水服;②生绿豆粉15g,温开水冲服;③甘草15g,黑豆30g,水煎服;④黄芩9g,扁豆15g,银花、甘草各12g,连翘9g,水煎,分两次服。若中毒严重时,需采用综合疗法,用温开水洗胃,给予泻盐导泻。口服铁剂,以提高血的氧化能力。静脉注射1%的美兰10ml,加入50%葡萄糖溶液40ml中,或注入20%硫代硫酸钠40ml,以促进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复原。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60ml,及维生素C300~500mg。如患者处于抑制状态,则肌肉注射甘油磷酸钠1~2ml,每天1次。血压降低时,可用去甲肾上腺素或间羟胺(阿拉明)等。休克或呼吸停止者可进行人工呼吸,输氧。在施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可以肌肉或皮下注射25%尼可刹米1~2ml,或苯甲酸钠咖啡因0.5g,或山梗菜碱等循环呼吸中枢兴奋剂。昏迷病人,还可加压给氧,并用细胞色素丙15~30mg,加25%葡萄糖溶液20ml均匀混合后,缓慢静脉注射。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时,可用5%碳酸钠溶液喷雾吸入。发生支气管炎或肺炎时,应控制感染,给予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氧氟沙星等。发生呼吸困难时,静脉点滴氨茶碱及氢化可的松。慢性中毒者可对症治疗。

(3)中毒预防 硫黄不宜用量过大。特殊需要时逐渐加量并严密观察。由于肠内脂肪较多时产生的硫化物和硫化氢也相应增多,吸收入血后,可成为硫化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缺氧),因此,服用硫黄时,宜限制脂肪的摄入量。天然硫黄含砷量较多,不宜内服;炮制品亦不可过量或久服,以免引起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