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雷诺综合征

84.雷诺综合征

马某,男,50岁,红古区人武部干部。

初诊:1996年7月1日。双肩、膝关节肿痛1年。1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全身皮肤瘙痒,无红斑及脱皮。约1个月之后出现双肩及膝关节肿痛。伴双手指、足趾发凉、麻木,局部青紫。当地用抗炎镇痛药物治疗,疼痛减轻,但是出现食欲不振,至今仍间断使用上述药物,四肢关节肿痛时轻时重。刻下:双肩、膝肿痛,双手指及足趾遇寒皮色发青紫,疼痛、麻木加剧,得温减轻。自觉面部皮肤、耳垂、四肢发凉,似有冷风在吹,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1988年因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余无特殊病史。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滑。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RF、肝功均正常。X线片示:双膝关节边缘唇样增生。诊断:痛痹(雷诺综合征)。证属寒湿闭阻经络。治以祛寒除湿。

处方:制川乌、制草乌各10g(先煎2小时),制附子60g(先煎2小时),苍术30g,炒白术30g,焦三仙各15g。10剂,水煎服,一日一次,每次冲服生硫黄粉1g。

二诊(7月11日):服汤药10剂。双肩、膝关节肿痛、畏寒大减,双手足青紫减轻,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效不更方,上方又进10剂。

三诊(7月22日):服药后,双肩膝关节肿痛消失,不畏寒,舌淡,苔薄白,脉弦。为巩固疗效,将上药研粉团丸,一丸重9g,一次一丸,一日三次,坚持半年。病愈。

按:1862年雷诺氏首先叙述了在寒冷刺激、情绪波动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由于末梢动脉阵发性痉挛,引起手足皮肤间歇性颜色变化,称之为雷诺氏综合征。本病按寒痹、痛痹论治,一般临床疗效较好。临床上多数医家喜用当归四物汤加减论治。临床上我喜用制川乌、制草乌、炮附子这三个药,且用量大,一定要先煎2小时,否则可引起中毒。这三味药均大辛大温,三者合用其力更威猛,效果极好。生硫黄性温,习惯上不入煎,以汤药冲服或研粉入丸药,效果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