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胃溃疡
2025年09月26日
16.胃溃疡
某男,30岁,嗜饮酒。胃镜提示:胃小弯处有大豆大一处溃疡。腹中时痛,温按则痛减,舌淡苔白,脉细缓。同时面色无华,四肢酸楚。辨证属中焦虚寒型。宜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拟《伤寒论》小建中汤加味。处方:白芍30g,桂枝9g,炙甘草10g,生姜片4片,大枣4枚(擘),硫黄粉1g(分冲),饴糖20g,5剂,水煎服,早晚两次温服,服时兑入饴糖。嘱戒酒,忌辛辣酸冷。
二诊:诸症减轻,舌脉同前。又原方进10剂。
三诊:已无症状。舌脉如常人。又进原方20剂。
电话随访,三诊以后一个月行胃镜检查,已无溃疡。
按:本患者腹中痛,温按则减,是中气虚寒之故。脾为生化之源,主肌肉四肢。中焦虚寒,则脾失化源,气血俱虚,故四肢酸楚,面色无华,当补脾为主,温阳兼养阴,和里缓急而能止痛。饴糖为主药,甘温质润,气阴双补,温补中焦,可缓肝之急,桂枝温阳气,白芍益阴血,炙甘草甘温益气,合芍药酸甘化阴,而滋肝脾,生姜温胃,大枣补脾,六味相合于辛甘化阳之中,又有酸甘化阴之用,共奏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加服硫黄,既温又润,如此中气建,化源充,症状可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