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肌筋膜综合征
王某,女,50岁,兰州市城关区某局干部。
初诊:1991年4月29日。
项背持续僵硬,酸沉困并伴掣痛10日,10日前清晨,起床时感觉颈项强硬胀痛,前屈后仰,左右侧屈活动受限,转动时疼痛加剧,甚至双下肢酸困延及双肩、背、腰部。疼痛朝重暮轻,日甚一日,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曾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粒,一日两次,仅疼痛减轻,其余症状不见好转,甚为苦恼。舌淡,苔薄,脉弦。诊断:落枕(颈肌筋膜综合征)。证属风寒痹阻,筋膜失和。治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处方:葛根100g,桂枝50g,秦艽30g,生白芍100g,元胡30g,生草30g,3剂,水煎服,每日三次,每次冲服生硫黄粉2g。
二诊(5月3日):服上药3剂,诸症若失,生活已能自理,药已中的,效不更方,继服上方3剂。
三诊(5月6日):晨起颈项稍强直,余无不适。舌质淡红,苔略黄,脉沉细。考虑上方“生火”之故,加桑枝30g,忍冬藤40g。又进三剂。
四诊(5月10日):舌淡,苔薄,脉弦。上方又去桑枝、忍冬藤,又进3剂。
五诊(5月15日):述病痊愈。为巩固疗效,又嘱其用生硫黄粉2g,放入伤湿止痛膏上,贴于颈项处,一日一次,10天。
电话随访,病愈。
按:颈肌筋膜综合征俗称失枕或落枕。《伤科汇纂》载:“有因挫闪及失枕而项强痛者。”20岁以后的成年人患病较多,多发于冬春二季。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特点,应属筋痹范畴。
原因在于睡眠时枕头过高或过硬,或睡眠时姿势不良,头颈过度偏转或扭曲,使局部肌肉过度紧张,发生静力性损伤。或颈部受风寒侵袭,如严冬受寒,或盛夏贪凉,风寒湿之邪痹阻颈项经络。或长期伏案工作(如教师、电脑工作人员),使局部肌肉过度紧张,气血循环不好,筋脉、肌肉失去濡养所致。
临床表现,睡醒后颈部出现疼痛、酸沉,头部常歪向患侧,不能自由旋转后顾,如果向后看时,须整个躯干向后转动,颈部肌肉痉挛压痛,触之有条索状,斜方肌及大小菱形肌部位亦常有压痛。
风寒外袭,颈痛项强者,淅淅恶风,身有微热,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若夹湿邪,因湿邪黏滞缠绵,故颈肌沉重、酸痛。
落枕,年龄大之人很多见,因肾气虚,血液循环无力,气血易凝涩,颈肌失去温煦濡养,颈肌功能退化。一般病程较短,1~2天缓解,1周内多能痊愈。但多数人,因为落枕是小病而不重视,治疗多不彻底,易于复发。若久延不愈,应注意与其他疾病引起的项背痛相鉴别。治宜疏风祛寒,宣痹通络,笔者喜用葛根60~100g,元胡60g,生白芍150g,生草30g,另外配合理筋手法,并贴伤湿止痛膏,一般一剂见效,二剂可愈。笔者用此法治愈了不少落枕患者。有些患者得了落枕,也不来找笔者诊治,就自己比虎画猫,也多愈,真神方也。
本案属风寒偏胜型,早晨气候寒凉,“寒主收引”,故朝轻暮重,方中桂枝、硫黄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秦艽祛风散寒,配合笔者验方,收效甚速。后因有化热之象,可以减桂枝量,用20g,但笔者不用此法,而用了忍冬藤辛凉佐制桂枝辛温,寒温相合,是笔者经验药对,能收意想不到的效果。忍冬藤为藤类药,可走经络,落枕为筋痹,故用忍冬藤再恰当不过。如此配伍,邪去络通,落枕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