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5  裂纹扩展能量释放率GⅠ

13.1.5 裂纹扩展能量释放率 G

线弹性断裂力学处理带裂纹体的问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上面所讨论的应力场分析法;另一种是能量分析法,这就是本节所要讨论的问题。

根据热力学定律,自然界一切过程的进行必须遵守能量守恒原理,而且一切自发进行的过程,一定使系统本身的能量降低。裂纹失稳扩展是一个自发进行的过程,只要分析裂纹扩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建立平衡方程,就可以获得裂纹失稳扩展时的能量判据。这种分析方法较为直观,能更清楚地揭示断裂韧度的物理意义。

1.G的物理意义

我们首先来讨论格里菲斯(Griffith)理论。该理论从材料中存在宏观裂纹这一事实出发,根据能量平衡条件,成功地说明了材料实际强度与裂纹尺寸之间的关系。

格里菲斯公式的数学表达式为

978-7-111-58451-3-Part03-106.jpg

式中 E——弹性模量;

γ——表面能。

由式(13-18)可知,978-7-111-58451-3-Part03-107.jpg也可作为评定材料脆性断裂的力学性能指标。

上述能量分析法也可以这样来解释:裂纹扩展单位面积时,系统所提供的弹性能量∂U/A是推动裂纹扩展的动力,其所需要提供的能量为裂纹扩展阻力。通常把裂纹扩展单位面积由系统所提供的弹性能量叫作裂纹扩展力,或称为裂纹扩展时的能量释放率,简称能量释放率,以G表示(Ⅰ表示Ⅰ型裂纹扩展)。G与外加应力、试样尺寸和裂纹尺寸有关。在格里菲斯裂纹体中,其值为

978-7-111-58451-3-Part03-108.jpg

在临界状态下的裂纹扩展能量释放率记作Gc(表示平面应力状态下的断裂韧性),其值为

978-7-111-58451-3-Part03-109.jpg

由式(13-20)可知,临界状态下的裂纹扩展能量释放率数值上等于临界裂纹扩展阻力。Gc越大,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也越大,故Gc是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的度量,也叫作材料的断裂韧性。

实际上,对金属材料来说,裂纹扩展时裂纹前端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塑性变形,因而裂纹扩展时释放的弹性能不仅要支付表面能增加,而且要支付屈服区的塑性变形功Up,而且Up往往大于γ,故式(13-20)中的γ应改为(γ+Up),即

Gc=2(γ+Up) (13-21)

2.应力强度因子K与能量释放率G的关系

假设一无限宽板上有长为2a的穿透裂纹,在裂纹远处受均匀拉伸正应力σ的作用。根据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计算,这个穿透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强度因子为

978-7-111-58451-3-Part03-110.jpg

对于这种裂纹,根据能量分析,其能量释放率G

978-7-111-58451-3-Part03-111.jpg

对比式(13-22)与式(13-23)可知,在平面应力情况下

978-7-111-58451-3-Part03-112.jpg

在平面应变情况下

978-7-111-58451-3-Part03-113.jpg

上述公式是根据带裂纹的无限宽板这种特定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对于一般的含裂纹体,根据弹性理论也可以推导出上述结果。

在裂纹失稳的临界状态下有

978-7-111-58451-3-Part03-114.jpg

对于某一给定材料,裂纹的表面能和失稳扩展时所消耗的塑性变形功Up都是材料常数,与裂纹大小、形状及外载情况无关,所以GⅠc是材料本身的固有性能。

由上述分析可知,要使裂纹失稳扩展,必须使裂纹扩展力G大于或等于临界点的阻力GⅠc,即

GGⅠc (13-28)

这就是断裂判据,满足上述方程,构件即发生失稳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