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5  试验数据的处理及表达

13.4.5 试验数据的处理及表达

测得P-Δ曲线后,用数值积分法或求积法,求出P-Δ曲线下的面积A(见图13-27),精确到±2%,然后按选用的载荷标尺及位移标尺比例,将所测面积换算成能量。

978-7-111-58451-3-Part03-153.jpg

图13-27 用于计算J值的面积

1.不带侧槽C(T)试样的J值计算

不带侧槽C(T)试样的J值按式(13-50)~式(13-54)计算。即

J=Je+Jp (13-50)

978-7-111-58451-3-Part03-154.jpg

2.侧槽C(T)试样的J值计算

侧槽C(T)试样的J值按式(13-55)~式(13-57)计算。即

J=Je+Jp (13-55)

978-7-111-58451-3-Part03-155.jpg

3.单试样法裂纹长度与试样有效弹性模量EM的计算

Up所需加载线的柔度,若无直接测量值,可按式(13-58)计算。即

978-7-111-58451-3-Part03-156.jpg

单试样法裂纹长度按式(13-59)~式(13-60)计算。即

978-7-111-58451-3-Part03-157.jpg

为考虑试验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可按式(13-61)计算有效弹性模量。若EM与弹性模量E之差大于10%,则试验无效。

978-7-111-58451-3-Part03-158.jpg

当C(T)试样在试验中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时,为了精确估计裂纹扩展量,试样的弹性柔度和裂纹扩展量需要进行转动修正。

4.挑选合格的数据点

挑选合格的数据点时,采用幂函数978-7-111-58451-3-Part03-159.jpg对试验点进行拟合。参加回归分析的数据点应位于规定的界限区内,且分布间隔应满足规定要求。挑选合格数据点的步骤如下:

1)合格数据区为左界线、右界线、上界线和Δa轴组成的封闭区,如图13-28所示。为得到合格数据区,首先在Ja图上作钝化线J=2σYSΔa,过Δa=0.15mm处作钝化线的平行线,得到合格数据区的左界线。过Jmax=b0σYS/15的点作Δa轴的平行线,得到合格数据区的上界线。按下述方法获得合格数据区的右界线:

978-7-111-58451-3-Part03-160.jpg

图13-28 合格数据区的规定

①根据P-Δ曲线上载荷最大值Ps点,按相应公式计算出相应的裂纹扩展量Δa1J积分值J1

②在Ja图上过(Δa1J1)作钝化线的平行线,得到合格数据区的右界线。右界线与Δa轴的交点,记为Δa,Δa应在0.6~1.5mm之间。

2)规定试验点的分布间隔,如图13-29所示,在区域A和区域B内应有一个数据点,其他的数据点可在合格数据区内任意分布。过Δa=0.25mm、Δa=0.75Δa∗作钝化线的平行线,它们分别与左界线、右界线构成A区和B区。

5.JR曲线处理

用最小二乘法对合格数据按式(13-62)进行线性回归。即

lnJ=lnC1+C2lnΔa (13-62)

Ja图上过0.2mm处作钝化线的平行线。回归后所得JR曲线与偏置线的交点(见图13-28)暂定为JQ和ΔaQ。按式(13-63)和式(13-64)求解ΔaQJQ。即

J=2σFS(Δa-0.2) (13-63)

978-7-111-58451-3-Part03-161.jpg

为求得JⅠc的暂定值JQ,还应对幂乘回归数据点进行有效性判断,判断方法如下:

1)过幂乘曲线与左界线、右界线的交点向Δa轴作垂线,垂线与Δa轴交点分别代表Δamin和Δamax,如图13-30所示,图中的斜线区域为有效数据区,凡落在Δamin和Δamax区间之外的数据点,即落在△tuv及△tuv′内的点均应舍弃;位于Jmax=b0σYS/15界线以上的数据点也应舍弃。

978-7-111-58451-3-Part03-162.jpg

图13-29 试验数据点分布间隔的规定

978-7-111-58451-3-Part03-163.jpg

图13-30 有效数据区的说明

2)在Δamin和Δamax与上界限Jmax之间,即图13-30阴影区内至少要有四个数据点,数据点的间隔应满足相关要求。若在回归分析中所用的数据点不满足该要求,则应采用符合本要求的数据点,重新进行回归分析计算求出新的JQ值。

6.JQ值的有效性判据

JQ满足下列有效性判据,则JQ等于JⅠc

1)试样厚度B大于25JQ/σYS

2)试样初始韧带b0大于25JQ/σYS

3)幂乘回归线在点(ΔaQJQ)处的斜率dJ/dΔa小于σYS

4)在试验温度和加载速率下,试样没有呈现脆性解理断裂。

5)裂纹平直度满足以下要求:

①在断口上测量9个裂纹长度aii=1,…,9)与计算的裂纹长度a之差均小于7%。

②无侧槽试样或带侧槽试样在近表面(或近侧槽根部)的裂纹扩展量与试样中心(厚度1/2)处的裂纹扩展量之差小于0.02W

6)在单试样法中,根据最终卸载线用柔度法(或其他方法)求出的裂纹扩展量与断口上测得平均裂纹扩展量应当一致,两者之差满足以下要求:

①当裂纹扩展量小于Δamax时,差值小于0.15Δa

②当裂纹扩展量大于Δamax时,差值不大于0.15Δamax

③有效模量EME之差不大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