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不辍的冯梦龙

三、笔耕不辍的冯梦龙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在寿宁当了四年知县,历时五载65岁的冯梦龙任满归里,回到故乡苏州过了一段相对安逸的著述讲学、隐居山水田园和文人学士诗酒流连朝夕酬唱的乡绅雅士生活。他的小兄弟文征明的曾孙文从简还专门为自己的这位忘年之交写下了一首热情洋溢的诗:

早岁才华众所惊,名场若个不称兄。

一时名士推盟主,千古风流引后生。

桃李兼栽花露湿,宓琴流响讼庭清。

归来结束墙东隐,翰鲙机蓴手自烹。

文从简这位当年韵社小兄弟专为他写的这首律诗,首先深情地回顾了梦龙老大哥的青年时代,他的才华倾倒儒林,名噪东南,在文坛被称为老大哥,他曾经被推荐为韵社社长,他的风流倜傥导引了后来才俊的效仿,如同雨露滋润着高墙下的桃李,曾经培养了许多优秀学生。待他老人家应召出山,去寿宁担当父母官期间,政简刑清,尽日在公堂弹奏古琴。载誉归来后,他隐居在家乡潜心著书立说,亲自烹调鲙鱼加上美味的葱姜,诗酒流连悠游于林泉。

这段时间冯梦龙度过惬意而悠闲的退休生活,他笔耕不辍,接连完成多本专著,直到在亲友们的祝贺声中安度了自己的七十大寿。在七十一岁高龄时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变迁中被大潮推向浪峰又翻沉到了谷底,最终奏响高昂的人生绝响。

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年)夏,冯梦龙和儿子冯焴共同编著的《纲鉴统一》三十九卷由著名儒学大师名臣黄道周作序公开刊印出版。这部皇皇史学巨著长达近两百万言。这年清兵攻克松山,洪承畴投降,祖大寿献锦州城投降。清兵入蓟州,连下畿南、山东八十余州县。李自成三打开封,攻克襄阳。内外形势吃紧,但是并未影响东南诸省士大夫仿佛在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中,依然享受着歌舞升平安度繁华富裕的生活。因为战火暂时尚未延烧到江南膏腴之地,一切嬉戏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