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类风湿、产后风湿分别是哪种风和湿?

风湿、类风湿、产后风湿分别是哪种风和湿?

顾 文

风湿一词来源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中“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意思是风、寒、湿等邪气夹杂,容易造成气血痹阻不通,产生关节肌肉疼痛的症状。在现代医学引入中国时借用了这一概念,将英文“rheumatism”翻译为风湿病,概指具有关节肌肉疼痛症状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发现风湿病基本都与免疫系统有关系,因此风湿科现在一般称为风湿免疫科,主治包括各种以关节肌肉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是其中一个独立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红肿疼痛,可伴有呼吸道感染、心瓣膜病变等表现,本质上是由于链球菌感染导致的一种反应性关节炎,需要应用抗生素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是另一种独立的疾病,以手足小关节对称而持续性肿痛为特点,也可以出现肘、肩、膝关节肿痛,伴有明显手指晨僵。类风湿关节炎本质上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体内产生了针对自身组织的抗体,而诱发了一系列针对关节的免疫炎症反应。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通常需要长期应用调节免疫抗风湿的药物进行治疗。

女性在生育前后由于激素分泌水平改变、关节肌肉负重力学结构变化、情绪波动等因素,可以出现关节肌肉疼痛、怕冷等症状,这种情况概称为“产后风湿症”。产后风湿大多为一种临床症状,而非器质性疾病,通过调节情绪、调节生活起居、中医理疗等方式即可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