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科学补钙

学会科学补钙

张 硕

容易患上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的,常常是中老年人、绝经期后的女性。这类人由于年龄的问题,身体本身会出现钙质流失,引发骨质疏松。一些其他方面的疾病也会导致骨质产生病变,同时,部分患者由于长期使用激素,也会引发身体的钙质流失。所以,对于风湿患者来说,积极合理的补钙,尤为重要。

那么,补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广告上的补钙产品那么多,如何选择可是门学问。

首先,应该在医院完善相关的正规检查,如骨密度、关节X线片、血钙、甲状腺激素等与骨密度、钙质代谢等相关的检查。不要盲目轻信广告宣传,随便服用市场上非正规的补钙保健品。

那么,钙剂该如何选择呢,不论是液体钙、钙片、咀嚼片或是胶囊钙剂,其实,选择钙剂最应该关注的是钙含量,常见的钙补充剂中,磷酸氢钙含有23%的元素钙,葡萄糖酸钙含有9%的元素钙,碳酸钙的元素钙含量可以达40%,是目前使用最广泛且性价比相对较高的钙补充剂。因此,在大多数医院里,常规的补钙药物一般都是碳酸钙片。

不同人群,对于钙的吸收有很大区别,一般来说,人体对钙的吸收率保持在10%—30%,婴幼儿、孕妇和乳母需钙量较大,对钙的吸收较高,一般人每日摄入钙低于800mg时,钙的吸收率随含量增加而升高,但如果补钙量大于800mg,吸收率反而开始下降,这与机体内部的调节机制有关。但人体摄入钙的总量不能超过每日2000mg。

另外,钙的吸收需要活性维生素D的参与。如果没有维生素D参与,人体对膳食中钙的吸收还达不到10%。维生素D还可以促进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和调节血钙水平。人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一是从膳食中摄取,二是通过阳光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再经肝脏和肾脏中酶的活化,成为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因此,适当的户外活动,接受光照有助于钙质吸收。对于需要补钙的患者,除了碳酸钙,临床医生一般还会配合应用骨化三醇(即维生素D)。

何时服用钙剂比较合适呢?钙剂最好是在两餐之间服用,一般植物性食物含有较多的脂酸和草酸,会和钙离子结合成不溶性的钙盐,不易排出体外。而动物性的食物含有大量的脂肪,也影响人体对钙的利用。因此,在两餐之间服用钙制剂,可以使钙被更好地利用。

除了服用各种钙制剂,最安全、最经济的补钙品还是来自食物,含钙量高、吸收性好的食物首推乳类,如每100ml牛乳含有120mg元素钙,每天喝250ml牛奶就能获得300mg元素钙,牛奶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乳酸、矿物质及维生素,可以促进钙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钙质更容易被人体吸取,因此,牛奶应该作为日常补钙的主要食品。其他奶类制品如酸奶、奶酪也是良好的钙来源;其次是蛋类、豆类、海产品,蔬菜中的萝卜、香菇、木耳等钙含量也相对较高。老百姓常说喝骨头汤能补钙,其实动物骨骼中的钙含量虽然很高,但难溶解于水,如猪骨、鸡骨等,除非在熬骨头汤时适量加些醋,可使骨头中的钙少量溶解到骨头汤里,才有些补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