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在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生理学在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研究成果

生理学关于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学生的生理特点、人的潜能、人的大脑等方面。

(一)中学生的创新和实战

中学生在创新和实践方面的生理特点主要是指12岁到18岁的青少年。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思想活跃,接纳信息量大,求知欲强,爱动手,可塑性较大,为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心理和生理基础。在这一阶段,中学生还未完全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式,知识迁移能力形成速度快,阻滞因素少,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机。

(二)关于人的潜能的研究

20世纪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就是对大脑无限潜能的认识。”人的大脑潜能是无限的,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大脑只使用了3%,也有人认为使用了5%,还有人认为使用了9%,但有一点已达成共识,人类大脑90%以上都是处于休眠状态。到目前为止爱因斯坦被认为是世界上聪明绝顶的人。爱因斯坦去世以后,科学家对他的大脑进行了解剖,发现他的大脑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人。但也只使用了1/3,2/3仍处于休眠状态。也有的专家认为,人类潜在智商都有2000。但现代人一般是49到152的智商,一个人智商若在140以上,便可被称为天才。可是离潜在的2000智商的1/10都不到。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一出生都有潜在的2000智商,但是,由于受科学与教育发展所限,使人类大脑潜能无法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人类大脑开发与研究,各国都把脑科学研究列为最富有挑战性的科学研究课题之一。人的潜能存在如此巨大的空间,说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关于人的大脑两半球的研究

众所周知,脑是我们的思维器官,人类的智力素质与大脑的发展和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脑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人类的大脑是在长期的进化中发展起来的思维和意识的器官。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在认知方面具有单侧化特征。左脑擅长于语言信息加工和抽象逻辑思维,具有有序性、延续性、分析性的特征;右脑擅长于表象信息加工和发散思维,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特征。左右脑功能的和谐发展与协同活动是创造力发展的物质基础,一切创造毫无例外都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互补效应。但过去囿于对人脑功能认识的偏差,中学教育长期受到“左脑优势”理论的影响,普遍存在只强调利用左脑功能、鼓励左脑活动的单一化倾向。教学过程大多偏重于学生的语言和逻辑训练,使左脑承受“过度的教育”,同时忽视或轻视对右脑的非语言化训练,使右脑功能的开发利用严重不足,从而使学生的左右脑不能得到平衡、协调的训练,妨碍了中学生创造力的提高。

现代脑科学对人的大脑的研究成果,证明了人的创造能力与人脑的功能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而且只有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得到相互协调、平衡发展,创新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高度的发展。近年来,人们对于大脑两半球功能优势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右脑功能的新认识,给我们进行创新教育、开发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科学的生理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