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差异性原则

七、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区别,即通常所说的因人制宜。人的个体之间总是存在差异的,不同的学生发展的指向性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指向性也不相同。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势利导,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考虑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个体之间在兴趣、爱好、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所以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来引导和促进不同个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心理学家把人的智慧类型归纳为七种:即语言文字、逻辑思维、音乐、绘画、空间动感、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等七种智慧。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两三种智慧优势潜藏着,等待着别具慧眼的师长去开发它。所以,老师不但要充分理解个体之间的差异,让每个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发展,而且,还要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创新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在不同方向上的发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