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教学教师观的特点

三、创新型教学教师观的特点

创新型教学教师观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一)具有创新精神的反思与合作观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因为课堂教学占了教师工作的大部分。而课堂教学本身是社会的一个缩影,这里面有着太多的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信息学的问题需要解读。什么是“好的课堂教学”?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有什么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教学行为。“教学创新”的基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应当扮演引导者、启发者、咨询者的角色。“教学创新”意味着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得到转变:从“单纯道德说教”转变为“确立人格楷模”;从“灌输现成知识”转变为“共同建构知识”;从“提供标准答案”转变为“共同寻求新知”。合作是推进“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

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处在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时时刻刻接受着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影响。教师影响施加得如何,取决于教育合力的平衡。教师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功,取决于教师在多大的层面上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对学生施加影响。一个会做工作的教师会调动千军万马来实现自己的教育抱负。有不少教师个人素质很好,但缺乏合作精神,与别的教师斤斤计较,这样的教师会工作业绩平平。合作是多方面的,有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教师与校长的合作。

(二)具有热爱社会的责任观

教育不光是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我们经常埋怨社会,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我们诅咒腐败,诅咒关系,诅咒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所诅咒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塑造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育是病态社会的根源,所以教师不要逃避责任。只有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在课堂里面和学生讨论环境、人口等问题,才能唤起孩子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如果教师们整天关心的是名次,是分数,孩子们的心胸怎么能开阔?学校的世界与外面的世界应该是息息相通的,而现在却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学校的生活很无奈。因此,要使我们的学生具有人文关怀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未来做准备。我们的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教育,是着眼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以说,校长的社会责任感和教师的社会责任感都会影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校园的民主方式、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们的生活方式。

(三)具有创新能力的职业观

创新型的教师和教书匠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他们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创新型教师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个有心人。有心就能成功,无心就不能成功。尽管我们有时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但是,毕竟大部分情况是有心栽花花自发,无心插柳柳无荫。这个基本规律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不能把成功建立在不可捉摸的侥幸和偶然上。做一个有心人,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今天发生了一个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今天产生了一个挫折,又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把这些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几年以后将那些最精彩的东西选编出来就是最精彩的书。那些闪烁“火花”的东西,对读者会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很多人,激动了一下,兴奋了一下,没有付诸笔端,这些“火花”不久便烟消云散了。做一个有心人,什么都能做学问。在有心的前提下,才能把各种碎片串成最美丽的服装。本来那碎片单独看好像没有什么价值,实际上那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们的价值没有被发现,没有被利用。如果你把它们加以组合,它们就会光彩夺目。所以,创新型教师应该是一个有心人。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

(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的自我教育观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创新型的教师,一个要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开始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任何一个教育者都不可能离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是在用我们的时代语言,用我们的生活阅历同过去的大师们进行心灵沟通,阐释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事实上,很多的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你要自己去摸索,才能找到理论上的支柱,才能引起共鸣。作为一个教师,你跟其他专家不一样,你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孩子年龄越小,他对教师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师还应该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是不一样的,孩子们的世界有独特的色彩、旋律和内涵。教师要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要和他们共同成长,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教师需要有一颗非常年轻的心,才能与他们沟通,才能理解他们,才能够得到他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