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探究性原则

六、探究性原则

创新不是对已知事物的复制或重现,而是对未知事物的发明或发现,其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探索性原则要求教师不能把现成的知识生吞活剥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在激发学生兴趣和想象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质疑、调查、实验,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发展个性。

一切探究、发现、创新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凭借,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新知,不断进入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第一,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问题要有新颖性和层次性,有思考价值和有可探索的余地,多问“为什么”和“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少问“是什么”“像什么”之类问题,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第二,教师尽可能不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同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思维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三,教师要善于后发学生提出问题,课堂上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和民主的气氛,使学生逐步做到想问、敢问和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