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学生观的局限
2025年11月24日
一、传统学生观的局限
1.传统学生观把所有学生当作一个整体,实行标准化、统一化管理,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把学生仅仅当作受教育者,出现了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重共性轻个性、重结果轻过程、重灌输轻引导的现象,学生作为积极的、独特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同和承认。学生的权益、学生时代的独特价值、学生内在世界的尊严缺乏成人世界的普遍真诚接纳、理解和尊重,仅仅被当成弱小的、被动的,需要保护、改造和加工的对象,强调了学生的加工、塑造,却忽略了对学生内在世界的关照与学生声音的倾听;在强调对学生进行保护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作为权益和行为主体的自觉确认,其结果是在教育中造成了成人世界对学生世界的非人道的取代和压制。这不仅遮蔽了学生的纯真天性,禁锢了学生的灵性与智慧,同时还严重损害了学生的正当权益,阻碍了学生潜能力的充分发展,使教育活动远离了人的生命本性。
2.视学生为被动受教育的对象乃至装知识的器皿,而非学习的主人。不可否认的是,直至今日仍有许多校长和教师尚未摆脱这种传统学生观的影响。教育教学仍在拼命向学生灌输知识,其中,许多是陈旧落后无用的知识。特别是在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指导下,校长和教师对学生提出高指标要求,增加教育教学内容,加快教育教学进度,把学生压得透不过气来。这样不仅压制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摧残了他们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