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兴趣性原则

五、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强迫学生做不感兴趣的事情的事实在是不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个需要学习者深度介入的过程,学习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里,兴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学习者没有兴趣,教学活动将难以进行;如果学习者没有兴趣,教学活动的效果将难以保证。因此,在规划和设计创新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利用各种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学习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源于对生动而直观的客观的事物的喜好,它强烈但不持久,往往是学生进入探究之门的引路人。间接兴趣源于对活动结果的期待,可以持久地发挥作用,是保持创新动机,形成创新意志不可缺少的力量。教师要把握住时机,及时地帮助学生把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