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停车难现状分析
(一)停车现状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出现在繁华的商业区、医院、中小学校、市场、住宅小区和人口密度较高的旧城区,无法满足停放的车辆类型主要是小汽车(如图8-33所示)。
1.小区停车问题严重。尽管部分小区拥有配套的停车位,但是越来越多的客户往往导致其原有的配套车库被租借一空,而这些配套车库高昂的租借费让业主望而却步,于是就形成了部分业主只能够将车停在小区地面上的情况,而小区能提供的路面车位本来就不多,平时有可能有社会车辆出入小区,所以可能经常要发生难以在小区找到空车位的情况。而对于那些没有配备停车库道路又极其狭窄的老式小区来说,停车问题的严峻程度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2.饭店停车问题严重。饭店的停车问题之所以严重,就在于绝大多数的饭店不拥有自己的停车场,就算有也仅能够提供极为少量的车位,难以缓解前来就餐的车位的泊车问题。停车问题最突出的就算饭店集中的繁华商圈,狭窄的马路的两旁都是一家家酒家,如果对这一块周围的地形不熟悉是很难知道哪里有路面停车位,这也就造成停车麻烦和停车困难的问题。
3.学校门口停车问题严重。学校门口的停车场面往往是最混乱的。这一点在各大中小学都能得到充分体现。每到早晨7点的上学高峰时段,整条马路就被混乱的车流所堵塞。
4.医院停车问题严重。医院的停车问题是最严重的。由于许多门诊时间的特殊性,医院的看病客流不会因工作日或者周末而有大幅度的波动,所以停车问题是一直存在的,究其原因如同其他场所一样,在于院内不能提供充足的车位以及院外的路边停车位不能够应对泊车车流而造成的。

图8-33 停车难现状
(二)原因
重庆市停车办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30日,主城区汽车保有量为94万余辆,而主城区现有备案登记停车库3774座,停车位共计65万余个,按国际标准机动车与停车位比例1∶1.2计算,直接缺口达46万余个。
近年来,汽车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城市道路里程数和停车位。据统计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只能提供机动车保有量的三分之一停车位,这两个数字只是简单地反映出“供”和“需”之间的矛盾,然而在停车这个问题上,绝不是“供不应求”四个字能够概括的。从建设到管理,从资源利用到经营与收费,问题存在于多个层面。
(三)目前解决措施
1.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扩大停车泊位的供给。目前停车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供应不足,因此应想方设法扩大停车供应。我国城市普遍人多地少,可供开发停车场的用地十分稀缺,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地下空间的利用。结合建设项目的开发,停车设施的“上天入地”是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必然发展方向。
2.重视路内停车泊位的规划利用。路内停车是缓解停车泊位供求矛盾的有效而简便的措施,规划合理、管理得当的路内停车场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路内停车不应看作是一种临时性措施,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普遍存在路内停车的现象,其对路内停车采取了积极探索、合理规划、严格管理的方针。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路内停车方式将继续保持下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通过交通需求管理,减少中心城区的停车要求,从而保持停车供需的平衡。要减少中心城区的停车需求就必须对私家车交通进行适当的自我约束,降低它们的出行量,进而保持中心城区停车供需的平衡。
4.加强日常停车管理力度,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停车习惯。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要加强日常执法力度,加强对停放车行为的宣传教育管理,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停车习惯。
5.必须强化配建停车位是城市停车的主要承担者的意识,重视配建停车位的建设。配建停车位应是城市停车的主要担当者,应占全部需求的85%左右。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对配建泊位的建设和管理,要杜绝配建不达标、把配建停车场挪作他用的现象发生。在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采取奖励容积率等措施,鼓励开发商增加向社会开放的配建停车泊位数量,加强对配建指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