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世界用水情况

1.1.2 世界用水情况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95年调查表明,全世界目前淡水用量41300亿m3,农业和工业用水分别占世界用水总量的70%和25%。根据世界水理事会发布的《全球水展望》的统计,目前世界上约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不足的困扰,其中有12亿人得不到安全饮用水,每年有300万~400万人死于水致性疾病。

1996年5月,在纽约召开的第三届自然资源委员会上,联合国开发支持和管理服务部对153个国家(占世界人口的98.93%)的水资源,采用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人均国民经济总产值、人均取(用)水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将世界各国分为4类,即水资源丰富国(包括吉布提等100多个国家)、水资源脆弱国(包括美国等17个国家)、水资源紧缺国(包括摩洛哥等17个国家)和水资源贫乏国(包括阿尔及利亚等19个国家)。按此种评价法目前世界上有53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缺水。包括中国、西班牙、意大利南部、达尔马提尼亚沿岸、希腊、土耳其、阿拉伯国家(叙利亚除外)、伊朗大部分地区、巴基斯坦、印度西部、日本、朝鲜、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西部地区和南部地带、西北非和西南非沿岸、巴拿马、墨西哥北部、智利中部和美国西南部。其中最缺水的是中东、北非地区。中东大部分地区是沙漠,雨量稀少,水资源已成为这些国家生存、发展和安全的生命线。这些地区的水资源量一般都低于1000m3/人的缺水下限,也就是在危险线之下,如埃及为47m3/人,沙特阿拉伯为124m3/人,以色列为299m3/人;其次是中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如土库曼斯坦为217m3/人,乌兹别克斯坦为702m3/人;南亚和东亚的一些人口大国巴基斯坦(1858m3/人)、印度(1954m3/人)和中国(2185m3/人)也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给人印象山清水秀的一些欧洲国家也是缺水国家,荷兰为644m3/人,德国为1172m3/人,英国为1208-m3/人;此外西非(如尼日利亚为1929m3/人)和南非(1190m3/人)等一些国家也缺水。目前的趋势和预测已经表明,21世纪水危机将成为几乎所有干旱和半干旱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联合国发表的《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预测结果表明,到2025年,全世界人口将增加至83亿,生活在水资源紧张和经常缺水国家的人数,将从1990年的3亿人增加到2025年的30亿人,后者为前者的10倍。由于水资源基本上不能进行国际市场调配,淡化海水和融化冰川的经济代价又不是绝大多数缺水的发展中国家所能承受的,据科学分析,应用高技术解决水的问题在2030年前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此,如不重视水资源危机,到2030年世界上将有1/3以上的人口严重缺水的预测是科学的。

还有一些水资源紧张国家及部分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的国家,水问题也在加剧,主要表现为淡水在年内或地区间分配不均衡。这些国家中一个最普遍的问题是地下水的使用超出了天然补给而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如果地下水的抽取速度大于地下水恢复再生速度,那么最终会出现因抽水设备及抽水耗能费用昂贵而无法抽取,或因地下水耗尽了而无水可取的残酷局面。目前地下水过度开采现象在中国、印度、墨西哥、泰国、美国西部、北非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部分地方普遍存在。地下水不能持续利用,引起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已储存了几百年或几千年的古蓄水层目前已很少得到补给,一些深蓄水层的水因为更新速度十分缓慢,因而几乎是不可更新的。据联合国统计,1975年已有18000亿m3的水不能恢复,2000年有30000亿m3的水不能恢复,加剧了用水紧张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