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远期(2030年)方案调控结果及分析

10.3 远期(2030年)方案调控结果及分析

按照调控程序对2030水平年19个方案分别进行调控,各方案的有序度及系统熵对比见表10-7。

从表10-7可看出,2030水平年初始方案的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有序度最小,系统熵最大为0.8604,流域缺水量为114.46亿m3;随着调控措施的实施,系统熵递减;方案18所采取的调控措施力度最大,系统熵得到最小值0.4823,流域缺水量降低至27.63亿m3。将表10-7中各方案系统熵结果,采用曲线图表示调控系统熵的变化趋势,如图10-10所示。

表10-7 2030水平年各方案有序度及系统熵对比结果表

由图10-10所示,2030水平年系统熵的变化和走势已失去了明显的波动性规律,系统熵一直趋于减小并在方案10突变减小。工农业节水2%的措施由于其数量所限,调控力度明显弱于污水资源化9亿m3。西线调水及调水量成为主导调控措施,并通过系统熵集中表现出来。各方案的水量配置结果如表10-8、图10-11~图10-13所示。

图10-10 2030方案集系统熵变化

表10-8 2030水平年各方案调控结果

图10-11 2030方案集流域缺水变化

由表10-8方案集调控结果的比较、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方案1实施南水北调西线调水40亿m3加引汉济渭10亿m3,同2030水平年初始方案相比,可使流域缺水减少41.92亿m3,生态水量增加1.2亿m3;而方案10实施西线调水90亿m3、引汉济渭10亿m3,使流域缺水量减少78.84亿m3,生态水量增加4.28亿m3

图10-12 2030方案集流域入海生态水量变化

图10-13 2030方案集流域梯级电量变化

(2)2030水平年由于流域供需矛盾加剧,已严重影响了梯级电量,初始方案流域梯级电量仅为282.71亿kW·h。南水北调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流域发电情况。方案9实施南水北调中东线置换30亿m3和西线调水40亿m3、引汉济渭10亿m3,辅以污水资源化以及工农业节水2%等措施组合实施,使流域梯级电量提高至457.97kW·h,增加发电量175.26亿kW·h;而方案18中东线置换30亿m3和西线调水90亿m3等措施组合实施,可将流域电量进一步提高到537.93亿kW·h。

(3)2030水平年在工农业节水和污水资源化实施成本和费用较高的情况下,中东线置换30亿m3和西线调水40亿m3、引汉济渭调水10亿m3的调水方案与中东线置换30亿m3和西线调水90亿m3、引汉济渭调水10亿m3的调水方案均可解决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问题,同时可增加生态水量,而后者对流域供需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程度更大,需要进行效益和成本的比较来优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