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 优化配置中的平衡关系
2025年09月26日
4.5.6 优化配置中的平衡关系
在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必须保持若干基本平衡关系,才能保证配置策略是现实可行的。
1.水资源量的需求与供给平衡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无论是需水还是供水均处于动态,因而供需间的平衡关系只能是动态平衡。从需水方面看,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和部门用水效率;在供水方面,影响供水的主要因素为供水的工程能力和调度策略。在水资源需求量与供给量均是变量的情况下,动态平衡的保持只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内。当供水能力大于需求时,就会造成资金的积压,反之则会由于缺水而给国民经济造成损失。在缺水的情况下,减少对不同部门的供水以及减少的程度会导致不同的缺水损失,因而找出较合理的动态供需平衡策略,便成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任务之一。
2.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平衡
与水资源量的需求与供给一样,水环境的污染和治理两方面也是变化的,因而两者之间的平衡也是动态的平衡。进入水环境的污染物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上游随流而下的,二是当地排放的。当地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及种类与经济总量、结构及分部门单位产值排放率有关。在水环境的治理方面,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污水处理率、污水厂处理能力、污水处理级别以及处理后的污水回用率。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之间的动态平衡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即污水排放量与处理量、回用量之间的平衡,以及各类污染物质的排放总量与去除总量、自然降解总量之间的平衡。
上述两种平衡是相互联系的。因为对任何水体来说,没有一定的质便没有一定的量,污染导致的水质严重下降会极大地减少有效水资源量,同时处理后可回用的污水也将增加有效供水量。因此在进行水量与水质的综合平衡时要充分考虑到两者的相互作用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