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界壳论基本概念
众所周知,整个世界充满着形形色色的系统,系统虽然是一个可以描述却难以精确定义的概念,但是在研究某一问题时,将特定对象从环境中分离出来,这一特定对象就被称为一个系统。在对系统的长期研究过程中,虽然对系统三要素,即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和系统行为有着深入的认识,但对于分隔系统和与系统相邻并与其依存的环境的系统周界却研究甚少。但是,系统以它的周界(系统边界)与环境相分离,无论从系统向环境,或是从环境向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为简便,把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者统称为物量)的传输,都必须经过这一周界,这样,系统周界对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对系统状态的变化都起着重要作用,乃至决定性的作用。
概括而言,界壳论是关于系统周界的一般理论,是专门研究称为界壳的系统周界。根据界壳论的基本观点,将系统(S)划分为周界(B)和系里(I)两部分,这里周界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系统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又是系统和环境间的中介体,或者说是一个界面。系统通常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按界壳论的观点,系统一般由两个子系统组成:周界和系里,即:
1.基本概念
如果系统的周界具有卫护系统生存和发展,并兼有系统与环境间的物量交换作用,则称这样的系统周界为界壳(Jieke,J)。在一个系统中,界壳处于系统的外围,由界壁(Wall,W)和界门(Gate,G)组成,界壁是“绝缘”的,不容许物量通过,对系统起卫护作用;界门则是系统与环境的交换通道,起交换作用。
2.界壳的总体特征
(1)界壳的普遍性。界壳作为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到处存在,可以说无处不在。因为一个系统总以周界与环境分开,总要与环境进行交换,因而作为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必然存在的。
(2)空间特殊性。界壳位于系统的周界,处在一种特殊的位置上,这种位置形成了它的独特功能:卫护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并与环境进行物量的交换。
(3)对输入、输出的约束性。由于界壳的存在,使得无论由环境到系统,或是由系统到环境的物量都不能任意出入,即对系统输入、输出构成一种约束。界壳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有这种约束特征,使得系统按其生存需要来进行交换。
(4)中介性。界壳处在环境和系统之间,是两者间的中介体。这种中介性是由界壳的空间特殊性决定的。物量通过界门进入系统,系里所得到的是已有所变化的物量;反过来,系里输出的物量通过界门,界门也对其进行了加工。作为中介体,界壳起着沟通环境与系统的作用。
(5)依附性。界壳总依附着系统的主体——系里,系里不存在了,界壳也随之消亡。就此意义而言,界壳总是伴随系里而存在。
(6)非任意性。界壳的外形、结构,界门的排列、结构和功能等都受制于系里,也就是说,界壳是由系统所确定的。另一方面,界壳也受到环境的制约,或者可以说,界壳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而最终妥协的产物。即界壳实际上是环境和系统所共有的,因为环境也是一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