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界壳基本要素

2.2.2 界壳基本要素

(1)界壳开放度λ。系统界门所占面积η与周界和环境接触的表面积μ之比称为界壳开放度λ,即:

界壳开放度λ不能等于1,因为这样就没有界壁,界壳也就不存在了。开放度λ也不能等于0,若这样就没有界门,系统不开放,不能交接,也就不是界壳了。要保持系统的固有属性,不被流入的物量流同化,开放度λ必须小于某个阈值λmax;否则,开放度太大,物量流太强,会导致系统变性,即系统的原有主导属性将为新的所替代。同时要系统发展,就应有交流,开放度λ必须大于某个阈值λmin;否则,开放度太小,物量流太小,限制了系统的发展。即:

(2)界壳交换率δ。指的是通过界门的实际交换量(Es)与环境和系统的可交换量(Ee)之比,即:

δ反映的是系统与环境交换的总体特征。界壳交换率与界壳开放度之间具有反比关系,即λ∝1/δ,开放度愈大,系统愈开放,这时只要有较小的交换率,系统就能发展;反之,开放度愈小,系统开放性愈弱,只有增大交换率,系统才能发展。

(3)界壁W。包括界壳厚度和界壳支撑两个要素。界壳厚度指的是在垂直于界壳表面的方向上,界壳所具有的几何尺度,通常用界壳物量与系里物量之比来表征。界壳厚度的大小,反映了界壳对系统卫护作用的强弱;支持界壳存在的结构元称为界壳支撑,即是什么使得界壳得以存在的。例如城墙要有基础深入地下,使城墙得以站立不倒并有足够的抗倾倒的能力。衡量支撑的大小用支撑度来表征。支撑度大的界壳能更强地抵御外部侵害。有厚度无支撑度,或无厚度有支撑度均难以卫护系统的安全,只有具有一定厚度和支撑度的界壳才能有效地抵御外部侵害,卫护系里。例如,一个社会团体依靠它的规章来维系其成员,同时借助法律来抵御外来侵害,卫护社会团体的形成、生存和发展。

(4)界门G。界门对系统的形成、生存和发展都有着决定性作用。界门主要通过界门面积(长度)、界门开关速度、界门顺利度和界门复杂性指数来表征。界门面积是界壳的重要结构要素,它与系统周界面积之比就是界壳的开放度。界门的开关速度是用来衡量界门开启和关闭的快慢的量,对一个慢速系统和慢速环境来说,与之相应,慢速开关的界门即可;反之,高速系统和环境下要求高开关速度的界门,否则界门也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界门顺利度指的是物量通过界门的顺利程度,也就是物量通过界门的快慢,即单个物量通过界门所花费的时间,这是一个速度概念。一个高复杂性的系统,相应的界门复杂程度也高,可用复杂性指数来表征。设系统S共有K个界门,第ki个界门有mi种功能,界门的功能之和为:

设参考系统为R,其界门功能和为KR,则系统S的界门复杂性指数为:

I越大,系统的界门越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