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 水资源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关系

6.4.3 水资源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关系

由协同学概念可知,协同学是关于开放、非平衡系统的理论,而水资源系统正是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因此将协同学理论应用于水资源系统是可行的。协同学是研究如何通过子系统的协同行动而导致系统有序演化的理论,而这也正是多维临界调控的主要目的,多维临界调控的实质就是通过一些调控措施,协调系统中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子系统的关系,保持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协调,使水资源系统能够实现良性循环、演化。可见,将协同学理论应用于水资源系统是合理的。

水资源系统是一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复合系统,这3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通常这3个子系统追求的效益目标包括以下方面。

(1)经济效益目标。水资源高效、充分利用,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2)社会效益目标。着重满足人们和社会用水需要及当代人之间与代际人之间资源环境的公平分配。

(3)环境效益目标。重点是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在水资源复杂巨系统中,由于水资源量的有限性,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关系。经济子系统是发展的目标,社会子系统将影响经济系统的发展,对经济系统的发展模式、结构及规模具有控制力。而经济子系统是水资源的主要消耗系统,经济发展带来了水问题及环境问题,各种水问题也制约了经济发展。因此,这种竞争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只顾眼前,不顾未来;只重视经济价值,不管生态环境和社会价值,甚至不惜牺牲环境和社会效益,而只要经济效益。因此,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同样,上述3个子系统之间也可以达到协同,其特点是:经济系统既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的保障系统,又是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经济子系统是社会、生态子系统发展的前提和依托,水问题的解决、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要依赖于经济发展,而且会促进经济发展,所以三者的协同也就是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并达到综合效益最佳。然而这3种效益并不是自然协调的,需要靠人这个主体进行调控,尤其需要协调控制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使水资源系统向有序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