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流域水资源概况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约4500m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在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km,流域面积79.5万km2。
黄河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仅为580亿m3,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据统计,流域内耕地亩均占有河川径流量307m3,只占全国亩均占有河川径流量的16%,流域人均占有河川径流量543m3,为全国人均河川径流量的25%。扣除调往外流域的100多亿m3水量,流域内人均和耕地亩均占有水量则更少。
黄河河川年径流时空分布不均,汛期(7~10月)径流量一般占年径流量的60%以上,而且洪水陡涨陡落,历时短,水流含沙量大,黄河下游多年平均来沙量为16亿t,河川径流平均含沙量35kg/m3,居国内外大江大河之首。为维持黄河下游的排洪河道,必须留有一定的输沙入海水量。据测算,为使下游河道每年淤积量不大于4亿t,至少需要200亿~240亿m3的水量冲沙入海,一般年份黄河可供利用的水量约为370亿m3。
据统计,黄河供水地区年均引用黄河河川径流量390亿m3左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耗用黄河地表水量年平均已达300多亿m3左右,其中上游地区年耗水量131亿m3,中游地区耗水量54亿m3,下游两岸引黄灌区及城市供水耗水量122亿m3,黄河河川径流消耗率已达50%以上,与国内外大江大河相比,水资源利用程度属较高水平。表7-1为黄河流域耗水量统计表。
表7-1 黄河流域耗水量统计表 单位:亿m3
黄河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灌溉,约占总耗水量的92%,全河灌溉耗水量80%以上集中在宁蒙引黄灌区、汾渭河谷盆地及下游引黄灌区。农业用水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10~11月的冬灌期和3~6月的春灌期,尤其在春灌季节,上下游同时用水,形成全河用水高峰,而此时正值汛前,降雨较少,因而黄河下游经常发生断流。图7-1为黄河流域耗水量年内分布图。
图7-1 黄河流域耗水量年内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