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水资源系统的界壳描述

2.3 水资源系统的界壳描述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确定了一个系统,就意味着它有别于环境。也就蕴涵了该系统周界的可识别性,系统若不能与环境相分离,对系统的研究也就无从谈起。一个系统必须以其周界与环境相分离,也就是说,系统与环境的差异是靠周界来维持的。没有这种差异也就无系统而言。如何来维持系统与环境的差异呢?由界壳论可知,靠的是界壳卫护系统的生存,并通过界门的交换,确保系统不断与环境进行物量交换,使系统成为一个活的系统,亦即不致因物量短缺而消亡。

水资源系统与环境系统(对水资源系统而言,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通称为环境系统)两者之间因具有差异性,依据界壳论的观点,其必有对应的界壳来卫护各自的存在,并通过相应的界门进行彼此间的物量交换,实现自身的发展。两个系统共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两者间的有序交换。只有有序的、协调的交换,两者才能得以发展。因此可以说,水资源系统和环境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实现两系统的有序交换,亦即水资源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物量的交换关系。以往的水资源系统研究中,认为水资源系统是以流域分水岭所组成的区域而形成的自然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既包含了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又包含了生态环境系统等。这几个系统相互交织、容错,越发显得水资源系统庞大而复杂;同时,由于对系统周界的识别及卫护和交换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即将水资源系统与环境耦合、交错在一起,机理难辨,研究起来十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