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概述

3.9.1 概述

水资源需求预测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时间序列法和结构分析法两大类。时间序列法一般只需要过去的用水量数据,操作简便,有些还可以应用于摆动情况;但是其结果精度难以保证,而且无法对需水量的真正内容及所得偏差进行解释,不利于节水。结构分析法适用于中长期需水量的预测,但要求工业结构基本稳定,否则会出现较大偏差。由于数学方法的局限,考虑的因素不宜过多。从节水管理角度来看,用水量预测应采用结构分析法为宜。但是,用水系统发展具有复杂性,此项工作的进行存在许多难度,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各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这种关系很难定量表达。并且,以前的预测方法,对需水量理解较为模糊。因此,只能采用简化的方法,如简化关系为线性、减少变量数目、采用灰箱模型等,使结果粗糙且应用范围较窄,或以笼统的定性预测来反映变量间的关系。与未来水量有关的参数很多,现有方法多利用对历史取水数据进行分析、预测。

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对系统反馈机制作用进行分析后建立模型,可以在缺乏数据、定量表达式难以建立的情况下,对系统发展的整体水平进行预测,并保证一定的精确度。因此,可以有效地克服目前节(用)水系统发展所带来的困难。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进行水资源需求预测研究,能够考虑到许多以前无法考虑到的因素,包括节水管理水平的作用、水价的影响、人们的节水意识、资金的投入、中水设施建设、不同工业结构的影响、污水回用成本、城市缺水状况、污水回用方式、收费以及用户的态度等;同时可以清楚地看出系统中各个指标的发展规律,结果更为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