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西医治疗

二、西医治疗

1.去除病因 在查明病因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纠正消化道畸形,控制感染性疾病,根治各种消耗性疾病。

2.调整饮食及补充营养物质 根据营养不良的程度、消化功能和对食物的耐受力逐步调整营养。调整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单一到多样化,直到小儿恢复到正常饮食,营养改善为止。

轻度营养不良可从每日250~334kJ(60~80kcal)/kg开始,较早较快添加蛋白质和高热量的食物;中、重度营养不良从每日167~250kJ(50~70kcal)/kg开始,并根据情况逐渐少量增加,当增加能量至满足追赶生长需要时,一般可达628~711kJ(150~170kcal)/kg。待体重接近正常后,再恢复至正常生理需要量。蛋白质摄入量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日3.0~4.5g/kg。若患儿不能接受大量食品,可口服水解蛋白,每次10~20g,放入糖水果汁中服下,每日2~4次。

对极少数严重患者,或胃肠对食物不耐受者,可短期给予静脉营养疗法,酌情选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疗法。此外,还需及时补充钾、镁、钙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

3.促进消化及改善代谢 给予各种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酶等辅助消化;应用蛋白同化类固醇制剂如苯丙酸诺龙,每次10~25mg,每周1~2次,连用2~3周;锌制剂可提高味觉敏感度,增加食欲,血锌降低者口服1%硫酸锌糖浆,连用4周。

4.治疗并发症 合并细菌感染时,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严重贫血或低蛋白血症者,可考虑成分输血或输注白蛋白。患儿若出现严重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休克等情况时,应给予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