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西医治疗

二、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无特异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清除残留感染病灶,纠正病理生理及生化异常,防治急性期并发症,保护肾功能,以待自然恢复。

1.一般治疗

(1)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1~2周,待水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正常即可下床活动。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尿常规转好,仅能检出少量蛋白和红细胞时可复学,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尿常规正常3个月后可恢复体力活动。

(2)饮食:尿少、水肿期应限制钠盐摄入,严重病例钠盐限制于每日60~120mg/kg;氮质血症期应限制蛋白质于每日0.5g/kg。

(3)抗感染:青霉素每日(PG)5万U/kg,分两次肌内注射,连用7~10日。PG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或其他敏感抗生素。

2.对症治疗

(1)利尿:经控制水盐入量仍水肿、少尿者可用噻嗪类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每日1~2mg/kg,分2~3次口服。或强力的袢利尿剂如呋塞米,每次1~2mg/kg口服;尿量显著减少伴氮质血症时可予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每6~8h一次,每次2~5mg/kg。

(2)降压:凡经休息、控制水盐、利尿而血压持续升高,舒张压>90mmHg时均应予降压药。首选硝苯地平,每次0.2~0.3mg/kg,口服或舌下含服,每日3~4次。严重高血压患儿可用利血平,首剂按0.07mg/kg肌内注射,后按每日0.02~0.03mg/kg,分3次口服维持。

3.并发症治疗

(1)高血压脑病:①迅速降压,首选硝普钠。硝普钠25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避光静脉滴注,以每分0.02ml/kg速度静脉滴注。无效时可逐渐加大剂量,但最高不超过每分0.16mg/kg。②止惊,10%水合氯醛每次0.4~0.5ml/kg保留灌肠;地西泮每次0.1~0.2mg/kg缓慢静脉滴注。③ 脱水,呋塞米或高张葡萄糖静脉推注。④吸氧,鼻导管或面罩低流量吸氧。

(2)严重循环充血:严格控制水、钠入量,呋塞米静脉注射,伴有高血压时,静脉滴注硝普钠(方法同前)。有心力衰竭时,可选用毒毛花苷K注射液0.007~0.01mg/kg或按体表面积0.3mg/m2加入等渗葡萄糖液20~40ml内缓慢静脉注射(时间不少于5min),剂量宜偏小,首剂给予一半剂量,其余分成几个相等部分,间隔0.5~2h给药,症状好转即停药,不予维持用药。经上述保守治疗仍难控制症状时,须采用腹膜透析、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治疗。

(3)急性肾衰竭: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供给足够的热量,防治并发症,等待肾功能的恢复。限制入液量,“量出为入”,每日液量=尿量+显性失水+不显性失水-内生水。显性失水指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等。不显性失水为750ml/m2,内生水为250~350ml/m2,每日基本液量约为400ml/m2,所用液体为非电解质液,使患儿体重不增或每日减少1%~2%。宜低蛋白、低盐、低钾和低磷饮食。少尿和尿闭者应快速利尿。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必要时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