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要点

一、诊断要点

流行季节多见,有百日咳接触史,未接种百白破疫苗。潜伏期一般7~14日,最长21日。

1.临床表现

(1)初咳期:自发病至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一般为7~10日。最初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咳嗽、喷嚏、流涕、发热等,2~3日后,咳嗽日渐加重,常日轻夜重。

(2)痉咳期:出现明显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一般持续2~6周,亦可长达2个月以上。痉咳特点为成串的、接连不断的痉挛性咳后,伴一次深长吸气,发出特殊的高音调鸡鸣样吸气性吼声。痉咳可反复多次出现,直至咳出大量黏稠痰液,有时伴呕吐。间歇期无特殊表现。咳嗽虽重,但无并发症者肺部无明显阳性体征。年幼体弱儿,常无典型痉咳,缺乏鸡鸣样吼声,表现为阵发性憋气、青紫,甚则窒息、惊厥。

(3)恢复期:痉咳消失,咳嗽减少,病程为2~3周。并发肺炎、肺不张、百日咳脑病等其他病症者,可迁延不愈,持续数月。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早期白细胞总数升高,可达(20~40)×109/L,淋巴细胞升高,可占60%~80%。

(2)细菌培养:咽拭子细菌培养早期阳性率较高,在疾病第一周阳性率高达90%,以后降低。

(3)抗原抗体检测:鼻咽拭子涂片做直接或间接免疫荧光抗原抗体检测,前者用于早期诊断,后者多在发病2周后呈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