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遗  尿

第二节 遗  尿

遗尿是指3周岁以上小儿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反复发生无意识排尿行为,每周超过一定次数,持续至少3个月。西医学称为“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正常小儿1岁后白天可逐渐控制小便,随着小儿经脉渐盛,气血渐充,脏腑渐实,排尿的控制与表达能力逐步完善。若3岁以后夜间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经常尿床,即可诊断为本病。年龄超过3岁,特别是5岁以上的儿童,睡中经常遗尿,每周超过一定次数,则为病态,称为遗尿症。学龄儿童因白天游戏玩耍过度,夜晚熟睡不醒,偶然发生尿床,均非病态。本病男孩发病多于女孩,部分有明显的家族史。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

《灵枢·本输》有“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的记载。《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肾主水,肾气下通于阴,小便者,水液之余也,膀胱为津液之腑,既冷气衰弱,不能约水,故遗尿也。”嗣后,历代医家均认为小儿遗尿多系虚寒所致,明清时期拓展了肝经湿热的病机。现代对于本病的辨证论治及多种疗法有更全面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