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应氏诗二首 其一 三国·魏 曹植
步登北邙阪[1],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2],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3],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4],荒畴不复田[5]。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6],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题解: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植随父西征马超,途径洛阳,作诗送别应瑒、应璩兄弟。
校勘:
①平常居,一作“平生亲”,见《古诗纪》。
笺注:
[1]阪,同“坂”,山坡。[2]垣墙,院墙。顿擗,倒塌。顿,塌坏。擗,分裂。[3]耆老,老年人。耆,六十岁以上的老人。[4]侧足,置足。行径,通行的小路。[5]荒畴,荒芜的田地。[6]中野,田野之中。
析义: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天子、公卿、百姓迁都长安。洛阳宫室民宅,付之一炬。而今此地生离,城垣坍塌,遍地荆棘,昔日繁华地,今朝尽荒芜,一何凄凉?执手相别,益添其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