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母 其一 明·屈大均

寿母 其一 明·屈大均

我生遘丧乱[1],周游悲道穷[2]。发肤虽至昵[3],相依不克终[4]。子春难全归[5],豫让靡成功[6]。仰辜昊天德,俯愧白华躬[7]。兹辰介春醴[8],瓶罍无光容[9]。捧土塞盟津[10],吹琯回条风[11]。微志苟不移[12],庶可慰尸饔[13]

题解:

载《翁山诗外》。寿母,祝母长寿。

笺注:

[1]丧乱,死亡祸乱。后多以形容时势或政局动乱。[2]周游,遍游天下。道穷,犹言穷途末路。[3]发肤,头发与皮肤,代指身体。[4]克终,谓善终。[5]子春,即乐正子春,战国初期鲁人,曾参弟子,以至孝闻名。曾言:“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而弗敢忘孝也。”全归,保全己身,全身而退。[6]豫让,春秋战国时期晋人,乃晋卿智伯家臣。赵、韩、魏三家灭智氏,豫让刺杀赵襄子,为智氏复仇,未遂。[7]白华,孝子之白也。[8]春醴,春酒。[9]瓶罍,泛指小口大腹的陶瓷容器,典出《诗经·小雅·蓼莪》,言父母养育之辛劳及孝子无法终养父母之悲痛。[10]捧土,用“孟津捧土”典,捧土塞孟津,喻徒劳无功矣。[11]琯,古乐器,玉制,六孔,若笛。条风,东风。《易·通卦验》:“立春,条风至。”[12]微志,谦辞,微小的志愿。[13]庶可,差不多。尸饔,《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析义:

祝寿之辞也。屈大均侍母至孝,逢诞辰,屡赋诗以贺。母黄氏九十方离世,高寿也。屈以抗清为念,周游天下,广谒志士,以谋大事。故膝下尽孝难,常引为憾。